posts - 490,  comments - 150,  trackbacks - 0

家庭,孩子成长的关键

——读《教育激情》有感       尚文   吕伟

虽然书中谈到家庭的地方只有区区二、三处,可当我细细研读之后,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联想最多的也还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是学生最直接、最亲近的天然教育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的教师。因此家庭就成为孩子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生学习的学校。父母家庭不仅影响孩子的道德判断,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欲望和习惯,最终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因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点、内容、方法必然会对学校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这个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那无疑是学校教育的催化剂,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如果相反的话,将对学校教育过程产生不良作用,削弱学校教育。

所以,要教育好学生,就不单单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积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良好关系,互相沟通,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但有时,家长的问题会比学生更加严重,更加的难处理。让人头痛不矣。

先不说那些家庭残缺的,那是少数。说说那些完整家庭中的部分父母。我想大家都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吧,刚一与家长见面,对方就向你大倒苦水。不是说工作繁忙,就是说孩子从小习惯差、难管教,自己有心无力。孩子就要麻烦老师多费心,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孩子就交给您了。几句话,把自己身上肩负的教育责任用“乾坤大挪移”给转移到老师的肩上了,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更有甚者,还会在你面前夸赞自己的孩子多么的聪明,只怪前一位老师没水平、没有积极照顾她的孩子,以至于孩子现在学习习惯有多差,“误人子弟”。让你在面对她时哭笑不得。

古往今来,能“出淤泥而不染者”毕竟是少之又少。更普遍的情况是“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这样,孩子自然是毛病多多。我班中就有几个鲜活的例子。

小安是个女生,据我了解父母的工作并不繁忙。可他们平时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上不闻不问。小安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 7 点就睡觉,作业几乎都没做。父母还每天在作业本上签名回复作业都检查完成了。我联系她父母时,他们就推脱说晚上家务多,没空管孩子,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结果,小安还是老样子。要不是我天天狠抓,她到现在怕也会这样。可是后来有趣的是,小安的妈妈会每个月打个电话给我,形式上来了解一下女儿一个月的情况。可我反映需要家长配合解决的问题,家长一点都不配合。小安经常会穿一些奇怪的过分紧身、暴露的服装来学校,剪一些乱七八糟的发型。这不,暑假返校时,她烫了爆炸式的发型,还染了色。你说,这样的父母不是太不负责任吗!

小程是个男同学,学习习惯极差,天天作业做到晚上 10 点但还是无法完成。是作业太多吗?不是,其他同学 7 点半之前就完成了。他就是喜欢磨时间。跟他母亲谈学习的时候,我听他母亲数落小学老师整整一个小时,怪老师没有把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义愤填膺似的,连我听了也觉得“这位老师误人子弟”,我当“引以为戒”。之后的一次家访,我才明白过来,蛮不是这么回事。我去家访的时候是不到晚上 7 点,他母亲已经出去搓麻将去了,父亲正在看电视,音量挺高。孩子就在一板之隔的边上写作业。见我去了,孩子父亲丝毫没有把电视音量关小的意思。就这样,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才怪。后来,我只有每天让小程在学校内把主课作业完成再回家。这才解决问题。

小兵是刚来的插班生,问题也最严重。父亲因为吸毒而判刑,还在狱中。母亲也是吸毒人员,烟瘾极大。所以小兵身上永远是一股浓浓的烟味。母子俩既无固定住所也无其他联系方式(住址不存在,手机停机)。当中有两年辍学在家。母亲从开学之后,就好像人间蒸发一样。

所以说,只有得到家长的有力配合。老师的教育手段才能真正产生实效,否则只能失效。家庭,才是孩子品德与习惯真正养成的地方,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愿更多的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和学校教育联起手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从感情上让家长接受教师的劝导,在理论上让家长认同教师的观点,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posted on 2006-08-29 11:26 我们的工作室 阅读(313) 评论(1)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