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4  评论-28  文章-49  trackbacks-0

                              

                          作者:汪曾祺            执教者:金玉芳

教学目的:

1 、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

2 、体会作者在描述胡同文化时流露的情感内蕴。

3 、揣摩本文雅俗杂糅的语言特点。

4 、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文化。

教学重点:

1 、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 、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设想:

1 、布置预习:

①熟悉课文,思考:北京胡同、胡同文化的特点各是什么?

②想想:现实生活中被冠以“××文化”的事物或现象?

2 、上课之前,播放具有北京风味的歌曲,创造情景。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

砖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京味浓郁的曲子,这曲子唱的是关于北京的胡同,从中我们了解到“北京‘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一般人对胡同熟视无睹,习以为常,而作家汪曾祺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北京胡同的文化内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胡同文化》,领略一下北京胡同的文化内蕴。(投影打出作者、课题)

二、释题

(一)“胡同”南方人叫“弄堂”。(提醒注意“弄”的读音)

(二)解释“文化”一词。(投影出示《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文化”一词的解释)

1 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2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域为转移的足迹、遗物的综合体。

3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三、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 、过渡:接下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请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投影打出思考题)

①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②北京的胡同与北京人的生活、思想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胡同文化有什么特点?

2 、教师提示:请大家在阅读时注意文中能够解决这些思考题的关键词句。

3 、学生阅读课文后师生讨论上述三个思考题

1 )教师提问:北京的胡同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胡同与北京人的生活、思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纠正补充。(同时打出投影)

朝向

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影响生活,影响思想

取名

各种来源,源远流长

源于生活

大小

有宽有窄,贫富有别

影响生活

作用

贯通大街,方便安静

胡同与四合院一体

形成文化

3 )小结:

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联成一体,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这种胡同文化又有什么特点呢

4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补充。(边打出投影)         

                           封闭,安土重迁

     同文             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满足                                                     

                           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 )小结:记得《还珠格格》中小燕子有这样一句台词:“北京城里有个大圈圈,大圈圈里有个黄圈圈……”,皇城根下、胡同深处、四合院内,当我们真正认识到北京人生活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中的时候,我们对于他们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封闭、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意识形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指导学习最后三节

1 、齐读最后三小节,思考:从这三节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2 、学生交流后回答:

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衰败没落。是的,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而“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更意味着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板书:                  胡同文化

               同情                  有所批判

               理解

               怀旧                  有所反思

                   伤感

  衰败没落

将这三节和前面联系起来,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怀旧及略微的伤感。

请大家注意这几句,“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他的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虽然他钟情于他的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北京的胡同文化,他对于胡同文化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但作者并没有完全沉醉在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中,他是清醒的,他知道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之下,这种文化必然要衰落下去,遭到淘汰,所以,当我们看完文章的最后两段,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中间部分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印象:作者对胡同文化并不是一味的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

五、揣摩本文的语言特色

1 、教师提示:本文是一篇序,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但是,作者并没有把它当作正儿八经介绍集子的内容、出版过程,评价集子的艺术特色和水平等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语言风格的小品文。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最纯正最地道的写老北京的散文,您光看还不行,得悠着劲儿去读,去吟诵。”(用投影打出)接下来就请大家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悠着劲儿去读,去吟诵”。

2 、读后师生一起品评本文的语言风格。(有些句子可让学生模仿着读,通过吟读来理解语言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情感)

朴素、平易,带有北京方言韵味,有生活气息。但又不乏典雅的语句。如:

虾米皮熬白菜,嘿!

(满足、欣赏。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看法)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前一句体现一种对所处现状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的生活态度,充分表现了   北京人那种忍耐性格。   后一句是作者对北京人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着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打出幻灯片)

  (“西风残照”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语言简练、形象,能引起人们的伤感和怀旧之情。)

3 、小结:

①评论家刘锡庆是这样评论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的: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佳酿。它是供读者‘看’的,带有一些淡淡的‘书卷气’”(幻灯打出)     

六、拓展理解

1 、教师揭示 :作家冯骥才在《文化眼光》一文写道: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 " 活着 " 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 " 历史 " 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   (打出投影)

所以,只要我们放出眼光,就不难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文化形态存在。就拿我们江中校园来说吧,学校花了很大的力气,修缮了孔庙,修筑了“笠泽诗韵”碑廊、《论语》碑廊,挖掘出始建于明代的吴江县县学遗址,竖起了一块块写有名人名言的牌子,这一切都是我们学校提倡的儒文化的体现。

2 、教师提示:漫步江中校园,我们沐浴在儒文化的气息之中。事实上,我们不仅是某种文化的享受者,也是某种文化的创造者。譬如,在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那一方小天地——课桌上,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在创造着一种文化——课桌文化。大家不妨回顾一下,我们亲手创造的这种课桌文化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有的同学喜欢在桌面上或者桌兜里贴一些东西,有的同学喜欢在桌面或桌兜里写一点甚至于刻一点东西;有的同学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排放着书本,有的同学的桌面上则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书籍;有些同学的桌兜里塞满了废纸、食品袋、饮料罐……,有些同学的桌子边上则挂着一个装垃圾的马夹袋。

4 、教师提问:这种种现象,有的让人赞许,有的则让人皱眉。但我想一些不妥的行为必将随着同学们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而像胡同文化一样被淘汰掉。

5 、提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和环境也成为了“文化”呢?

6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还可适当的补充         (打出幻灯片)

吴越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山水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鞋文化、鬼文化、梦文化、牡丹文化、桥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

7 、小结:

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却由原来的一样东西或一种现象而变成了一种文化,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自身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和训练,从而能以自己敏锐的文化眼光去发现身边的各种“文化”,并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感情去认识它、剖析它、评判它。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 " 有文化或没文化 "" 文化高或文化低 "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 " 大文化 "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 " 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 " 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 " 厕所文化 " 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 " 活着 " 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 " 历史 " 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 " 活着的状态 " 转变为 " 历史的状态 " 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 1961 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 " 反法西斯防卫墙 " ,后一般称 " 柏林墙 " 1989 11 9 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 1992 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 此句中中 " " 的意思是: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 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 " 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 文化退到生活之外 " ,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 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 于是,不断听到惊呼: ' 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 ' 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 ' 厕所文化 ' 的概念出现。 " 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          

A 作者认为,就是说 " 厕所文化 " ,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 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 " 大文化 " 的误解和嘲弄。

4. " 酒文化 " 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 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 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 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 ,意思就是(    

A 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 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 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 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 1.B     2.B     3.A      4.B      5.D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 " 不可!夫吴之与越也 ,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 ,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 ,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 ,水人居水 ,夫上党(中原地区)之国 ,我攻而胜之 ,吾不能居其地 ,不能乘其车;夫越国 ,吾攻而胜之 ,吾能居其地 ,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 ,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 ,虽悔之 ,必无及已。 " 越人饰美女八人 ,纳之太宰嚭 ,曰: " 子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 太宰嚭谏曰: " 嚭闻古之伐国者 ,服之而已;今已服矣 ,又何求焉? "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李白诗歌中的 勾践灭吴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越王勾践破吴归,

菱歌清唱不胜春。               义士还乡尽锦衣。

只今惟有西江月,               宫女如花满春殿,

曾照吴王宫里人。               只今惟有鹧鸪飞。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后灭吴雪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历代与之有关的诗词非常多,其中颇有佳作。而李白的这两首诗尤其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可见出 “诗仙”的独到之处。
   《苏台览古》是凭吊吴国的。苏台,即姑苏台,起于吴王阖闾。据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说:“阖闾造,经营九年始成。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规模是很大的。但是,让姑苏台出名的,却是阖闾之子、勾践的死对头,吴王夫差。当年勾践回国后伺机报仇,大臣文种出了九条计谋,其中“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才,使之起宫室,以尽起财。”(《吴越春秋》)所献的美女就是有名的西施、郑旦,使之所起的宫室便是这姑苏台。据记载,姑苏台横亘五里,当时土木大兴,殚耗人力,“民疲士苦,人不聊生”。台上又建有春宵宫、千石酒钟、天池等,均以铜玉珠宝为饰,奢华之极。当年,夫差日夜与西施嬉戏玩乐。然而,好景不长,夫差终于丢了江山,伏剑自杀;而奢华一时的姑苏台也被越军一把火烧毁。
    李白登台凭吊,以眼前之景写怀古幽情:春光里,一片废墟上杨柳发出新叶,四处又响起了清泠的歌声;眼前的一切都不再有旧日的痕迹,只剩下这轮万古同一的月亮,曾经照见着吴宫里的美人和欢乐的景象,可以为当年的时光作一个见证。这首诗读起来并不沉重,它没有残忍地将过去和现在作一对比,以次见出悲欢离合;也没有借此感慨千古兴亡,让读者担负上千年的历史重量。它只是淡淡地叙述眼前的景色,像是随口道来,自然地转移到与当年有关的物事——月亮,仅此而已。而在这淡淡的叙述之中,却引起读者的无限暇思,回味悠长。这手法真是精巧极了。
    同样是怀古凭吊,《越中览古》的手法却大有不同。它独具匠心地叙述当时越国全胜而归的喜庆场面,写得非常热闹。勾践卧薪尝胆,图谋雪耻,忍辱负重了十七年,一旦灭吴,举国欢腾,其心情可想而知。当年死战的六千勇士如今衣锦还乡,昔日的宫殿里一下子满是如花似玉的宫女——这又让人想起那些为打败吴军而于敌阵前一起自刎的三百勇士,想起当年与勾践同卧薪同忍辱的越王夫人。我们甚至还可以想象当时笙鼓齐鸣、上下欢腾,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场景实在令人激动不已,而勾践志得意满的骄纵形象也隐约于其中。写到这里,诗人笔锋突然一转——“只今惟有鹧鸪飞”。鹧鸪,越地之野鸡。而今,一切成败荣辱都已化作烟云,只有不知世间情愁的野鸡飞过。这一下子九让人从那种欢庆激动的场景跌落到空落寂寥的情境当中,从时间到空间、从感觉到感受,二者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如同南柯一梦,初时令人难以承受,而后细细品来,却又意味自长。

李白真不愧是 诗仙 ,是诗人中的大手笔相同的题材,竟然能够用一轻一重、一淡一深两种迥异的笔法写得情神毕现,写得让人怅然若失。

posted on 2006-06-18 21:39 岸畔 阅读(199)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教案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