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4  评论-28  文章-49  trackbacks-0

诗歌鉴赏一

一、鉴赏其形象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古典诗词中往往即诗人自己;

B、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①       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②       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例③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 物 形 象

        小乔初嫁

周 瑜         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诗歌的意象 :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 :杨柳 惜别        圆月 思念      落叶 失意         春风 得意         大海 开阔        流水 叹惜        古迹 怀旧        梅花 傲视

审美的习惯 望月怀远 ”“ 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 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等等。

(一)   意象的种类

1 )比喻性意象

例①   读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然后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2 )烘托性意象

例②读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答问题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 )象征性意象

例③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回答问题

问: 朝雨 ”“ 柳色 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 朝雨 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 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二)意象之情感

2002 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诗中“折柳”二字是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 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 的笛声引起的,(作者可见由 折柳 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所以,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望月怀远

[ ] 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

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二、鉴赏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 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 更上一层楼 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 写尽 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 纤指 突出了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 玉柱 春山眉黛低 ,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诗歌鉴赏练习(一)

1、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       首句描绘的景象是

 

 

(2)       第二句“问“的妙处是

 

 

(3)       第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营州歌

唐朝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       试分析诗中少年的形象

 

 

2 )诗中“狐裘蒙茸”见其               。“千钟不醉”见其                。“十岁能骑”见其                       

(2)       本诗构思上的特点是

 

3、  新闻记者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唐朝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请概括首两句的内容

 

 

(2)       请赏析三、四句的精妙这处:

 

 

(3)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李商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本以高难饱,待劳恨费声。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代指囚人,这里是诗人自指。③玄 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

又黑又光润,缥缈如蝉,故称。玄,黑色。这里找指蝉。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⑤薄宦:官职卑微⑥梗犹泛:《战国策  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面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处喻指四处漂泊。

(1)       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

 

 

5、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北展现的广阔画面:

 

 

2)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怎样丰富复杂的感情?其景色的格调是怎样?

 

 

(3)       请谈谈你对三、四句的理解?

 

 

 

posted on 2006-06-18 21:34 岸畔 阅读(512)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诗歌鉴赏复习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