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互助法”读通诗词。

2.     依据“诵读为主,积累为主”的经典诵读教学原则,继续引导学生学习“看注释,悟大意”的文言阅读方法。

3.     在“知大意,读正确”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多种形式赏读诗词、体会意境,并至大部分学生熟读成诵。

4.     随诗词内容适度拓展,调动学生课外自主诵读古诗词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 引入学习

谈话:我知道你们背会了18首古诗词,其中有两手是词《卜算子》

古诗背诵:按照《目录》点名背。

介绍词:(指名背《卜算子咏梅》,看出这两首和其他的诗有什么不同吗?

词:

1.查字典“愁”——“忧愁”“忧伤的心情”

问题:你有过这种“心情比较忧伤”或者“比较难过”的时候吗?说给大家。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诵读一首描写“愁绪”的宋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是因何而愁呢?

教师出示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六个字写尽秋色,无穷意境;一句一景,且清旷辽远——纵目远望,芳草萋萋引无限乡愁]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难以入眠的思乡情怀,明月高楼的凄清孤寂]

一、自主合作读通——可以算作预习的功夫(5-分钟)

过程及要求:

1、征求意见:个人独立读通;二人合作读通。

2、根据注音和字典,自主或合作正确读3-4遍。

3、自由诵读,检验自读效果。2

二、 交流分享读好10-15分钟)

过程及要求:反复诵读,引导体会意境。根据注释,大致了解诗词意思、感悟意境。

1.     吟诵体味

2.     看注释,想一想:作者抒发的何种“愁思”“伤怀”呢?

[默读,想想读懂了什么]

3.看注释,说一说:你是从那句读懂的?

[同桌说一说,并读原句]

4.想象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绪,用你的诵读表达出来。

[读原句,全班交流所获;读全文,达个人所悟意境情感]

三、欣赏品味读美

过程及要求:

1. 放录音诵读欣赏《苏幕遮》——为后边配阅读作铺垫,情绪预热。

2.指导学生读好个别有困难的句子

3. 诵读全文

4. 配乐诵读(个人、集体) ——--————古筝配乐,激发兴趣

5.配曲诗词演唱(欣赏;同学唱)

                                        雅集
                    6月29日下午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