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所学校听了一节很喜欢的语文课!

这位老师,坚持带领她班孩子进行了两年的“成语积累特色”语文实践活动。

首先,反映出他有很强的利用课外语文资源的意识。这位教师课前要求孩子们自己搜集成语接龙组,每组33个成语(班内有三十位同学),这一环节设计巧得很,学生会因为这一任务而去查阅成语工具书,为了可以在课上讲成语故事,还会去寻找阅读成语故事类图书,扩大其阅读量,促其亲近书本、书店,功莫大焉!

其次,反映促他有比较强的学伴资源意识。课上有一个环节,五人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说一个成语,将这个成语故事,接着活学活用的运用成语说一到几句话。这一练习使得同学间可以充分交流、分享各自成语积累的成果。学伴间互为学习资源。

再有,反映出教师比较强的主体意识,注意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五人小组充分交流基础上,各自推荐一位组内代表,在全班汇报本组交流分享中最棒的共享成果,同时每组代表介绍的推荐成语就成为本节课必须积累的成语词条。一般来自于学生的积累成语多是比较喜闻乐见、富于趣味的高频称誉。

第四,反映出教师强烈的现代资源意识。班内有几位同学买了“动漫电子成语词典”,教师很好地将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课上用孩子们喜欢的动漫成语故事吸引眼球,孩子们自己在每一页的八个词条选项中资助选定,教师只需配合击键(鼠标)就可完成“读成语”、“看动漫故事”“活学活用推荐语句”、“扩展意思”等等,有了很好的软件支持,接力环节应该有所缓解。

第五,反映出多方珍惜传统资源意识。在最后环节推荐新的一组成语接龙词条时,学生按照惯例流水接龙读背,呈“s”形拉两遍。看似落后的教法其实最有效——动了笔墨印象深!


注意:

活学活用最要教师功夫——“妈妈下岗了,但她没有塞翁失马,找到了好工作”——活用的不准确说明对成语意思的理解上有偏差。

成语故事环节最练学生口才——讲故事,“买椟还珠”“对症下药”“杯弓蛇影”“惊弓之鸟”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很吸引孩子,可以锻炼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