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尾巴
幸福的尾巴
posts - 218,comments - 47,trackbacks - 0

跳线(Jumper)其实是电路板上一个小开关。大家可别小瞧这些小开关,因为正是这些小开关的断与连使得一些硬件设备的特殊功能来、去自由,增加了灵活性。我们就研究一下它们的法。
  一、认识跳线

  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跳线类型也发身了很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跳线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和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
  键帽式跳线一般是由跳线帽和跳线座组成(1),跳线帽实质是一个可以活动的金属片,外层是绝缘塑料,内层是导电材料。跳线座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金属跳针组成,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状态。对于跳线而言,只有短接与断开两种状态。当我们将跳线帽插在跳线针上面,将两根跳线针连接起来时是接通状态,有电流通过,我们称之为“ON”,反之不插上跳线帽时称之为“OFF”


  现在最常见的跳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根针,另一种是三根针。两针的跳线是最简单的,因为它的状态只有两种,即ONOFF(2),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而三针的跳线相对而言就比较复杂了,针12短接时表示一种功能,而针23短接时又表示另一种功能了(3)


  由于插上键帽只表示接通与否,这里的键帽只起到一个导电的作用。所以它们没有什么插反的问题。为了防止键帽丢失,在表示二针跳线断开时,我们可以将键帽只插在一根针上,即键帽的另一根针空着,这时的状态与没有插时一样,表示断开,但键帽也不会因为乱放而丢失。

2.DIP式跳线
      DIP式跳线与键帽式跳线的功能是

一样的,都是通过电流的通与断来控制

硬件。不过DIP式跳线是以小型的拔

动开关组来代替键帽式跳线,所以人

们又将它称为DIP组合开关(4)

  

与键帽式跳线不同的是,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表示一种功能,同时也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表示更多的状态与功能。在DIP开关右上角通常有“ON”标志,拔(如图4中所示)向上时表示为短接“ON”状态(相当于跳线帽插入状态),拔向下则为断开“OFF”状态。

  对于DIP开关而言,它有多少个DIP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方种状态,当然也就是有多少种功能可让我们选择了。面对如此复杂的选择,我们只有认真阅读主板说明书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DIP开关在调节时比较复杂,但是到目前为止DIP开关调节又是最稳定、安全性最有保证的调节方法,深得一些玩家喜爱。

  3.软跳线
  软跳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跳线操作。它是直接在BIOS中进行修改调节,非常方便,这也是目前的主流跳线。这样的跳线方式在上期的BIOS设置篇中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跳线实战
  跳线虽然类型种类繁多,但它主要存在于主板、硬盘、光驱这三大硬件中,在显卡、声卡等配件中比较少见。下面大家就跟着学习跳线吧。

  主板跳线
  跳线最多,最复杂的就是主板跳线了。一般情况下,主板跳线主要包括CPU设置跳线、BIOS清除跳线、BIOS禁止跳线。在这些跳线当中,CPU设置跳线最为复杂,它主要有CPU的倍频、外频、电压这三种跳线。在主板上对应CPU倍频跳线的是一组跳线(5),每一种跳线都对应着一个倍频,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倍频值(或跳线组合),然后拔下键帽短接它(或拔到ON),这样倍频就设置好了。同样的道理,在设置CPU的外频跳线与电压跳线时也一样,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有关CPU外频、倍频与电压设置是最为复杂的,而且每一块主板的设置也不大相同,所以建议大家在设置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主板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说明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比较安全一些。


  主板厂商为了减少用户的工作量,同时也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早已将上面的有关CPU的外频、倍频与电压跳线都移到主板BIOS设置中了,所以现在主板上已经比较难看到以上跳线了,有时看到也是三者中的一两个罢了。

  在主板跳线中一直都存在着BIOS清除跳线。当我们忘记BIOS密码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开机箱,找到BIOS清除跳线(它一般在主板电池旁边)进行清除。通常情况下,清除BOIS信息时,只要将键帽从12针上拔下来,然后插在23(表示清除BIOS内容)进行清除,然后再将键帽重新插回到12针即可(6)


  刚才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主板上的主要跳线,其实在主板上面还有一些小的跳线。像键盘开机跳线等,具体情况就靠大家自己看主板说明书了。为了方便大家,有些厂商还在主板上设置了在硬跳线与软跳线之间进行选择的跳线功能。像华硕P4T的主板,如果我们将10DIP开关全设置为“OFF”,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BIOS进行软跳线,否则,只有进行硬跳线了。

  硬盘跳线
  硬盘在系统中有主盘与从盘之分。这两种状态通常在一组跳线的控制下确定的。大多数硬盘的跳线设置在硬盘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插座之间,当然也有少部分是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如:三星WN312021A硬盘)。由于硬盘按接口主要分为IDE接口与SCSI接口两种,所以硬盘的跳线也有两种情况,这里我们主要介绍IDE接口硬盘的跳线设置方法。

  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的硬盘大部分都是IDE接口的,由于厂商不同,它们的设置也存在很大差异(7)。不过,它们分为三种跳线设置,即MasterSlaveCableSelect三种。其中Master表示主盘(一般情况下出厂时的预设值)Slave是从盘,而CableSelect是指数据线上所接的IDE设备的主、从身份是由它们接在数据线上的位置来决定的。CableSelect只有在使用ATA/66ATA/100专用的数据线时才能够实现,而且ATA/66ATA/100专用数据线的蓝色接头必须接在主板IDE接口上,连接在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设备必须是从盘,连接在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设备则为主盘。由于厂商不同,标准的不规范而决定了硬盘的跳线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一般在硬盘盘体反面的说明文字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具体的设置说明。硬盘跳线其实是一组键帽式跳线,我们只要按照说明将键帽插在相应的插针上即可。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的IDE接口(通道)上只接一个硬盘(没有其他的IDE设备),我们并不需要进行跳线。只有当一个IDE接口上有两个设备时,才需要进行设置,否则就会引起冲突。一般情况下将IDE1接口的硬盘设置为主盘,其他IDE设备(如另一个硬盘或光驱)设置为从盘,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光驱跳线
  光驱(包括刻录机、DVD-ROM)与硬盘一样,大部分都是IDE接口,所以它们也被称为IDE设备。跳线设置与硬盘差不多,一般情况下,光驱跳线在数据线左侧,它由三组插针组成。分别表示三种状态,即MasterSlaveCableSelect。与主板不同的是光驱的跳线说明一般都印在光驱跳线上方金属外壳上面,我们只要按上面的说明进行设置就可以了(8)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光驱安装在主板IDE2接口上,并设置为主盘(其实光驱出厂的默认值就是主盘,所以不必设置即可使用)。但如果在IDE2接口上存在着第二IDE设置(如第二块硬盘、刻录机或DVD)时,我们就要设置主、从盘了,要不然系统就无法识别。同时大家要注意,由于硬盘与光盘的跳线键帽都嵌在跳线里面,一般用手拔插比较难,建议大家用镊子操作。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硬件中存在跳线外,在显卡、声卡、网卡等设备中有时也会存在一两个键帽式跳线,不过由于使用不多,建议各位初学读者也不必深究,掌握本文的内容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有兴趣,在有一定基础之后再通过研究主板说明书来进行自学。

posted on 2007-07-06 18:38 幸福的尾巴 阅读(89)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计算机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