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力量就在哪?

 

国学

 

《国学》

这除了揭开制造文字的秘密,还揭开了制造工具、建桥梁、造房屋、编织鱼网、纺纱织布、缝衣服等的秘密。不过孔子只说了织网罟,并没有说到纺纱织布、做衣服,但是其道理是基本相通的,即搓麻绳需要两股才能搓成,织渔网有经纬、有纲,织布要有经线和纬线才能织成,缝衣除了有阴阳结合的道理,做衣领和做渔网的纲相同。汉语之所以有“纲领”、“领袖”、“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等词,都是因此而来。乃至造铁路需要两条轨、詹天佑发明火车头带动车厢的挂钩,都是用的阴阳结合的原理。所以说《周易》的道理千变万化,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更深的奥秘还在于,八卦还可以用作记数或记事的符号,结束了古代结绳记事的历史,开辟了运用数学的新纪元。所以说,孔老夫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就是指他的聪明才智不凡。古代所谓圣人,即指圣聪,是说他绝顶聪明,并没有神秘色彩,更不带上神圣的光环。

 

  《尔雅》和《孝经》是同属依附于经类的书,其本身是中国一部最早的训诂书,即属于文字学之类的书。今人章太炎的《国学讲演录》说:“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故他将国学于

经史子集四部之外加小学类。《尔雅》本为训诂之书,即小学类,是古代教蒙童的识字课本。近现代不少学者,都认为《尔雅》是训诂之书,《尔雅》首篇为《释诂》,次为《释言》,三为《释训》,故可知为训诂之书,也可称诂训。即是古代学者用今语以解释古语,引方言以证雅言,好比用各种语相互翻译。《大戴礼·小辨篇》说:“《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辨言。”

故曰:“《尔雅》者,所以总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所以陆德明的《经典释文》说:“《尔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经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所以,《尔雅》实为字典、辞典之类的书。

  现在收入《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为十九篇。据《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著录,《尔雅》有三卷,二十篇。可知汉代比今本多一篇。唐代孔颖达《诗正义》曾引《尔雅·序篇》,故唐代所见的《尔雅》尚有《序篇》,今本缺《序篇》,可知已失。《尔雅》本身没有今古文本之分,不过它所引用的书有的是古文,有的是今文。《尔雅》为何人所作或辑录,也没有定论。据《大戴礼记》所说,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学《尔雅》,孔子教他学《尔雅》以观古、辩言,可证《尔雅》早已有存本。然而,没有说明是何人所作。后据魏人张揖《进广雅表》称周公著《尔雅》一篇。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以张揖所称一篇为《释诂》,并说:“今俗所言三篇(),《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益,叔孙通所补,沛郡梁文所考。”其他各家所说也近似,都依据某一点推测而言,疑没有足够证据以明言,故未能确指作者为何人。但可知《尔雅》在汉代已成书。

  《尔雅》并非专释经传之文,真正释五经之文不及十之三四,而是遍采先秦经、史、子、集之文。如《管子》、《庄子》、《楚辞》、《穆天子传》、《山海经》、《吕氏春秋》中之文都有所采集。实际上它是采集诸书的名物训诂之同异,以扩大视野,广其见闻,可为自成一书,故不当附于经类。汉代学者曾引《尔雅》称《礼记》之文,如《白虎通·三纲六纪篇》引《礼记·亲属记》文,见《尔雅·释亲》;《孟子》“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引《礼记》,也是《尔雅·释亲》文;《风俗通·声音篇》引《礼·乐记》,为《尔雅·释乐》文;《公羊传》何休注引《礼记》,为《尔雅·释水》文。这都说明《尔雅》之文原本在《礼记》中。由于刘歆欲立古文学,曾征募能为《尔雅》者千余人,讲论庭中;因而,《礼记》中的《尔雅》篇可能被挦扯出加以附益,拼凑成三卷二十篇,使它们从《礼记》原一百三十一篇中不翼而飞,又单独跳出来与五经争席位。

  正因为如此,后人魏张揖因袭《尔雅》旧目,博采《三仓》、《方言》、《说文》诸书加以增广演绎,故成《广雅》一书。所以,将《广雅》与《尔雅》比较,却成为后来居上之著作。

 

  宋仁宗赵祯于庆历五年,即公元1045年下诏重修《唐书》。这是因为自北宋统一以来,经济文化获得了发展,政治形势也发生了新变化,对唐代历史提出了新看法。先是贾昌朝提出倡议,宋仁宗同意他的意见,认为引日唐书》比较简略,并陆续发现了唐人所修本朝史书和材料越来越多,为了总结前代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宋代的朝政和革新,所以宋仁宗决定正式修撰《新唐书》。当年五月设馆,命几位史官专职参与撰修,由于没有担纲人物的主持,修史者缺乏经验,结果一无所成。

  其实这是当时用错了人,如果把修史的对象选准了;就不会毫无结果。后来发现,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宋祁已于十四年前就已开始在修撰《新唐书》,他用了约二十年的时间便已修成。

不过朝廷还不知此事,直到他成书四年后的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第二次又下诏重修《唐书》,这次改任欧阳修、宋祁为撰修官。于是欧阳修负责纪、志、表部分,宋祁负责写列传部分。其实宋祁早完成的已是一部完整的《新唐书》,其中包括纪、志、表、传四个部分。不过宋祁是一位谦慎的人,想到宋仁宗非常重视此事,一再下诏要修一部官修史书,因而他不好意思将个人私自修撰的全部拿出来,只拿出列传=百五十卷。其余部分仍存留在家里。

  宋祁(公元9981062),字子京,宋代史学家和文学家。兄宋庠(公元996-1066),原名郊,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均为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一说为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在他们年青时,当时安州太守夏竦,见庠、祁兄弟尚布衣,特别厚待他们。夏竦也非常爱诗文,于是约请他们兄弟,命题《落花》请二人作诗。庠先成一联:“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空到地香。”祁接一联:“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存半面妆。”联句作诗比一人独作更难,故夏竦评价说:“咏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当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当作宰相。小宋非所及,然亦须登严近。”他的评论,是古人对诗作的严谨要求,更重形式。其实诗的好坏不在于一两个字,而在于整个诗的意境及其内涵。这是一首七言律绝,前两句不一般,不仅对仗工稳,意境不俗,而且表现出了诗艺高超。可是小宋尽管有一“落”字出现,便是意境更清新、更拟人化,显得形象生动,借落花把春末描绘成庸懒的少妇一般;对仗也极为工稳,并且与上联相接可谓天衣无缝。也许是夏竦对宋庠的才华更偏爱,不过,对他们的后事却言中了,只是这后事更带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宋仁宗天圣初年,宋庠举进土,在开封府试、礼部试,都为第一;宋祁与兄同举进士,而礼部向朝廷奏称名次时,宋祁名列榜首为第一,改宋庠为第三。当时帝献太后方称制,她见到了丰L部奏表,便率先发话了,她用伦理的观点来定名次,以为弟弟的名次不当比长兄为先,于是便将宋庠改为第一,将宋祁降为第十。因此,时人称为二宋,以大小分别之。宋庠于仁宗景祐年间迁枢密使,封莒国公,卒谥号元宪,文有《元宪集》三十六卷。虽然兄弟俩都以文学显于世,然而宋祁更能文,善议论,清约庄重不如庠。庠天资忠厚,和气袭人:而祁则英采秀发,灵气俊爽。祁后修《新唐书》成,进拜为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卒谥号景文,有《景文集》六十二卷。他的诗文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声誉,自己后来说过: “余少为学,无师友,家贫无书,计粟米养亲,绍门阀耳。年二十四,以文投故相夏公,公奇文以为必取甲科,吾亦不知果是欤。天圣甲子,从乡贡试礼部,故龙图刘公叹所试辞赋,大称之朝,吾始自淬厉。年过五十,被诏作《唐书》,尽见前世诸著,乃知文章之难。取视五十以前所为文,赧然汗下,必欲烧弃。”因此,他以后的文章风格大变,修撰《新唐书》,务为艰涩,删除原文中的骈体一字不剩,这是受了当时古文运动影响的结果。

  其实,对于他的诗文宋人都非常看重,当他为翰林学士时,正遇宰相宴殊当国,-宴殊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自小被视为神童。当他七岁时,宋真宗赵恒为他举行过“神童试”,于咸平初召集千余名翰林与宴殊一起参加廷试。他毫无畏惧,神情自若,援笔成文,结果赐他进士出身。他比宋祁只大七岁,非常爱宋祁之才,于是在他住处近旁专门买一栋房子给宋祁住,以便能朝夕相见,待之与兄弟般。欧阳修也看重他的文章,尽管不完全喜欢他的风格,、其实宋祁的文章正好分为两类,前期为本集之文,那时的风格受杨亿的影响,故为文集之风格;后期修《唐书》,读广大量唐人的文章,尤其是受韩愈的影响,故所写《新唐书》的传记都较简古,便为《唐书》风格。不过,他自己并没有真的把旧文烧掉,倒是欧阳修让他清醒了。因为欧阳修读过他所写的列传以后,觉得他深受韩愈的影响,写文章也爱用奇文、古字,显得艰涩难通,以为他正好学了古文运动的缺点,形成了文章中的一种病态,可是他年辈居长,不好当面直言,便写下了八个字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这八个字也略有艰涩之意:“宵寐匪祯,扎阉洪庥。”宋祁一下子也看不明白,也不知是在戏谑自己,便问这二语出自何处,当如何理解?欧阳修只好直言以告:“此即公撰《唐书》法也。宵寐匪桢者,谓夜梦不祥也;扎阖洪庥者,谓阖宅大吉也。”宋祁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原来是欧阳公用心良苦有意提醒他。可见善意的诙谐和戏谑能促使人猛醒。

  宋祁接受了修撰《唐书》的任务后,晚年知成都府,便把所写的《唐书》手稿带在任上刊修。每宴罢,开官邸寝门,垂帘点二炷烛,媵婢夹侍,帮助和墨伸纸,便端坐毕恭毕敬地手书。久而久之,远近的人们都知道是宋尚书在修《唐书》,站在户外看的人觉得他如神仙一般。一百五十卷大书,就这样一笔不苟地誊写清样,日以继夜,终于写成誊清,留下手稿,将清样以呈朝廷。”

  ……

 

 


甲部—经学故事

《周易》

《尚书》

《诗经》

三礼

一部拨乱反正的经书——《春秋》

一部语录体经书《论语》

乙部—史学故事

中国最古的两部编年体史书

忍辱负重写《史记》

元元本本地写《汉书》

“史”“文”兼胜的《后汉书》

艰难说“三分”

御笔和官修的《晋书》

南北朝诸书竞爽

两唐书互见短长

新旧《五代史》的不同命运

撰《宋》《辽》《金》三史,史成而国亡

评价不高的两《元史》

《明史》产生于康乾盛世

未曾定稿的《清史稿》

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丙部—子学故事

儒家诸子

道家诸子

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墨家

阴阳家——谈天与雕龙.

“能穷人之口”的名家

法家诸子

杂家诸子

丁部—集学故事

楚辞的代表作家

汉代登高能赋者

三曹七子

两晋玄风与田园诗

竟陵八友与《昭明文选》

绝代女诗人上官婉儿

将山水诗推上巅峰的王孟

诗仙与诗圣

文学革新的首领韩柳

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欧苏

元曲的杰出代表关汉卿

文学流派林立的朝代

清代的诗、词、文各分两派

国学盛事

 

posted on 2007-08-04 16:46 王家贵 阅读(283)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导航

统计

留言簿(4)

随笔档案

相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