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梅法律空间
黑龙江 鸡西
posts - 13,  comments - 15,  trackbacks - 0

实践教学与学生素质提高的研究与实践

刘宗梅

 

  要: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环节;对于实践教学的含义,笔者认为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本文同时就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职业素质;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心,而职业素质更越来越为社会所看重,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单纯的理论教学本身不能实现这种效果,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这方面,我们仍处在摸索阶段,有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不过,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一、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狭义上讲,一般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上讲,则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可见,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点。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上述《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如下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本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对象大众性;素质全面性;个体创造性。对象大众性,即素质教育面向的是社会整体,对于学校而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性,既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整体发展;个体创造性,即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笔者认为,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即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化、职业化。所谓综合化,即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提高;职业化,即学生具有毕业就顶岗的能力和水平。

二、实践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环节。

高校素质教育中,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但这又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更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造成了大学生与社会脱轨,与社会产生代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岗位需求的尴尬。

因此,近些年来,各层次的高等院校都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职业特点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相应的职业训练,同时建设了一批实训基地。我校也不例外,首先,从专业设置上就体现了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对口性,专业本身就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其次,提倡并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理论扎实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再次,要求课堂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最后,专门设置实践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实现了毕业生零库存。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素质;更能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因此,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大有益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实践教学的含义

(一)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着重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着重学生应用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是完全脱离、相互独立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理论教学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只有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有实践的条件和动力。反过来,实践教学又促进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弥补原有理论的不足并可以促进理论的完善,从而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模式,它们不是必然的独立开设,而是可以交叉应用于教学的同一过程中,使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入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相互渗透。

(二)实践教学不同于单独开设的实践学期

目前,很多高校进行着三学期的尝试,我校将第三学期定为实践学期,着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实践教学不同于这种单独设立的实践学期。单独开设的实践学期将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所有实践环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比如,法律专业的模拟法庭实践课就将实体法与程序法及证据规则、法律文书等理论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通过创造实地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实践学期是实践教学的集中与整合,不同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外延要大许多,除了实践学期,还包括其他学期的教学环节与非教学环节中的实践内容。

(三)实践教学不同于实践课

有些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实践课,甚至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做实验,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实践教学较之实践课要深刻得多。实践课是以学生的充分自主为重心的,与实验课有些相似,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过程。而实践教学虽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重心,强调学生的自主,但不是对理论知识的单纯检验,而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认识、理解知识,而在于如何将理解的知识用于实处。因此,实践教学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学生则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强。

(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并重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首先,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实践课与实践学期的全过程,而不是取而代之。其次,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与理论教学内容要相得益彰,即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要与理论教学进展情况相协调。再次,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一定程度上要与就业挂钩,社会所需即是实践教学之重。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相辅相承,合理配置

曾有“理论高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论调,对此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因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是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关系。理论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知识来源于长期的的实践积累和总结,是实践经验的抽象与提升;实践教学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检验,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因此,二者地位同等重要,着重培养学生素质的不同侧面,在教学安排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相辅相承,合理配置。笔者认为,实现二者的合理配置要做到三点,即教学目的要统一,教学内容要协调,教学安排要得当。

(二)建设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

1. 实践课程的设置科学化、合理化

要保证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提高素质功能,必须做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既考虑到专业特色,又要考虑实际人才需求,是因人才需求设课,而不是因教师设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设置实践课程需要考虑如下要素:

1)实践课程要与岗位需求相结合;

2)实践课程要与学生层次、知识结构相吻合;

3)实践课程要体现专业方向、突出专业技能;

4)实践课程要以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为基础;

5)在满足上述要素的情况下要大胆创新,着重进行实践课程的开发。

2. 实践内容的安排体系化、充实化

体系化,即具体实践课程的安排成体系,是有机的组合,而不是物理性的拼凑;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的理论课进度及学期的深入,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充实化,即避免实践内容的空洞无物。就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形成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专门的实践课、实践学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五部分的实践内容体系。

2)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践内容的侧重点要调整,就高职高专院校而言,一年级以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和实践课为重点;二年级以实践学期和社会实践为重点;三年级则以毕业实习为重点。

3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 要根据理论课进度及学期的深入合理安排实践内容,还 要注意理论教学对实践内容的基础性作用,科学设计理论课程的进度。

(三)设计与整体相协调的实践教学环节

笔者认为实践内容体系是由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专门的实践课、实践学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五部分组成的整体,但为了保证这个整体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则应注重每项具体实践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笔者认为,这应该通过制定并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来实现,《实践教学大纲》以具体课程为单位,应包含以下最基本的内容:课程设置的直接目的;在实践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条件;教学人员要求;教学进程;教学效果预期。

总之,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本身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与尝试。随着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的提高更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单振东 .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2] 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 [J], 中国大学教学 .

[3] 高志敏、纪军 . 对话 : 理论与实践 -- 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 [J] ,中国成人教育 ,2003,(1).

 

 

作者简介:刘宗梅 , 鸡西大学文法系教师.
本文为2005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立项课题。
posted on 2006-09-28 10:36 刘宗梅 阅读(551)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原创文章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2024年5月>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留言簿(12)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推荐链接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