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30  评论-4  文章-4  trackbacks-0

第九章  教学心理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陈述
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教学目标分类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意教学目标分类
     ——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动作技能目标分类
    ——知觉作用、心向作用、引导反应、机械反应、复杂反应、技能调适、创新表现
教学目标陈述
行为目标(R.F.Mager,1962)
    掌握“学习”的概念
    ——提供若干反映学习和非学习的新例子 
       (行为产生的条件)
    ——学生能够识别学习的正例和反例(具体
        行为表现)
    ——在5个实例中至少有4个识别正确(行为
        的标准)

学生能掌握通分的方法并加以应用
——给出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产生条件)
——学生能通分并求两个分数之和(行为表现)
——正确率为90%(行为标准)。
教学目标陈述
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Gronlund,1990) :
    1.  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反映内在心理变化)
  1.1  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的条件(行为样例)
  1.2  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行为样例)。

二、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提问方法
课堂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法
课堂结束方法

(一)课堂导入方法
直接导入
直观导入
故事导入
事例导入
实验导入
设疑导入
情境导入
旧知识导入
活动或游戏导入
气功冥想导入
凝神
   
①坐正;
②微微闭上双眼;
③头脑中想象一个三角形,好像你在用眼盯着它,盯住,默数1-10;
④头脑中的三角形变成了一棵松树,你的眼睛正盯着松树,盯着,默数1-10
聚气
①嘴唇微合;
②慢慢地轻轻地吐气,不停地吐气,默数1-10;
③慢慢地轻轻地吸气,不停地吸气,默数1-10;
④同②;
⑤同③。

课堂导入的原则
关联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新颖性
顺序性
参与性
(二)课堂提问方法
1、教学提问的序列
直线延伸型:

延伸提高型:

漏斗变窄型:

播种收获型:

拾级而上型:

拾级而下型:

俯冲型:

随意型:


一个西瓜,横着切两刀,竖着切两刀,吃了西瓜后,剩下多少块皮?
一个西瓜,横着切三刀,竖着切三刀,吃了西瓜后,剩下多少块皮?
一个西瓜,横着切N刀,竖着切N刀,吃了西瓜后,剩下多少块皮?

马文革是什么运动员?——知识性问题
你能猜测马文革大概出生在什么年代?——理解性问题
依此类推,张建国、李抗美大概出生在什么年代?——应用性问题
中国人的姓名有什么规律和特征?——分析性问题
如果现在有一个新生儿,要你给取名字,取什么名字最能反映时代的特征?——综合性问题
所取的这些名字中哪个名字最好,为什么?——评价性问题
2、教学提问的具体技术
发问:发问时机、发问对象、发问方式。
待答:第一等待时、第二等待时。
助答:重复发问、分解难点、适当提示。
转问
回问
反问
倾听与反馈
(三)课堂语言与非语言表达方法
口头语言表达
书面语言表达
非语言表达

教师口语表达的要求
清晰性
条理性
准确性
逻辑性
情感性
生动性
启发性

板书设计的形式
关键语词式
逻辑要点式
结构造型式:线索式、波浪式、回环式、阶梯式等
表图示意式:表格式、图示式、图画式


故    乡



                                            (特级教师宁鸿彬)


驿路梨花

没有人家      主人是谁?    不是主人    不是梨花    梨花出嫁


           
            发现小屋      主人回来了       梨花      解放军和梨花    梨花妹妹


                                                                     (陈凌颖)

 失马


                        祸         堕马            福  

                                    
  得马 
非语言表达
无声动态:表情、目光、手势、体态、
无声静态:静姿、空间距离
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情意手势
指示手势
象征手势

注视时间
注视强度
注视部位
——公务注视
——社交注视
——亲密注视
空间距离(Hall)
亲密区:1英尺以内
个人区:1—4英尺
社会区:4—8英尺
公众区:8英尺以上
影响空间距离的因素
亲疏关系
文化背景
社会地位
性别差异
谈话内容

 

    “教师的声调还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确信感。你的心情不管怎样,但你的腔调都应该是真正的、好的、坚决的声调。”
    “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
                               ——马卡连柯
(四)课堂结束方法
自然式结课
总结式结课
悬念式结课
激励式结课
游戏式结课
幽默式结课
练习式结课
三、课堂学习管理
课堂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含义
课堂气氛的类型
良好课堂气氛的建立
课堂气氛的含义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是在师生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心理背景。
良好课堂气氛的建立
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现良好的课程运作
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维持适度的焦虑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康尼(Kounin)认为,教师要实现
良好的课程运作,必须具备六方面的能力:
①洞悉
②兼顾
③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
④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
⑤创设主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⑥责罚学生避免“微波效应”。
  ——微波效应是指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期待或真实信念,将有可能导致这些期待成为现实。
教师对差生低期望的表达(Brophy&Good, 1987)
①当差生失败时,教师经常批评;
②当差生成功时,教师很少表扬;
③教师对差生的回答,常常不提供反馈意见;
④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少注意到差生;
⑤教师把差生的座位安排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或集中安排在一起。
(二)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
合理的课堂情境结构
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恰当的表扬与惩罚
灵活的提醒与控制

合理的课堂情境结构
控制班级规模
建立合理的课堂常规
合理分配学生座位

课堂纪律的控制技巧
给予信号
邻近控制
向其发问
排除诱因
使用幽默
明确制止和适当惩罚
课后谈话与心理辅导

posted on 2006-08-15 22:46 黄营 阅读(489)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