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网站与探究性学习

迎国检工作汇报

 

中坪小学“普九”

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

 

一、学校概况

保康县马桥镇中坪小学坐落在荆山余脉的太阳山脚下,东临南河上游的粉清河,与神龙架林区接壤。依山傍水,环境幽雅。

中坪小学初建于1952年,几经改建、扩建,学校现在占地10000平方米,校舍面积4800平方米。现有9个教学班(含幼儿园2个班),在校学生312人(含幼儿71)人,教职工22人(含2名自请工人和1名代课教师),其中县市级骨干教师5人,大专学历11人,本科学历3人。

近五年来,学校通过向内挖掘潜力,增收节支向外争取村委会的援助资金和主管部门的项目资金。多方筹集资金16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师生宿舍楼,完成了校园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学生快乐体育园地建设工程,同时配套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工程。为了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中坪小学从2004年春季开始创建寄宿制学校。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0多万元,妥善解决了学生在校吃喝、洗浴、娱乐、休息等问题。学校食堂2005年12月被襄樊市教育局认定为“襄樊市农村中小学规范化食堂”。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培养了“合格+特长”的学生。现在,中坪小学的各项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记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市、县领导来校考察,都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年第12期对中坪小学的办学情况作了专题报道;连续两年群众评议学校的满意率都是100%;2004年9月被保康县委、县政府授予“红旗学校”光荣称号。

二、主要成绩:

1、普及程度全部达标。2004、2005、2006三年,在校学生分别为280人、284人、239人;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辍学率均为0 ;15周岁少年受完规定教育的比例均为100%;正常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6.9%、99.4%、99.2%;17周岁适龄少年受完规定教育年限的比例分别达到98.4%、93.7%和97.5%。

2、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合格率和任职资格合格率均100%,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73.6%;校长岗位合格率达到100%。

3、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学校布局合理,学校现有总面积10000平方米, 生均41.8平方米;现有校舍总面积4800平方米,生均20.1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劳动教育设施和体育、卫生、音乐、美术、电化教学的设施器材均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4、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增长。国家确认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学校积极向内挖潜,增收节支,近三年用于学校建设和环境治理的资金累计达180万余元。

5、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小学毕业率均为100%,达到省定教育质量标准。近三年来,学校的教学成绩位居全镇前列,有近100名学生在省、市、县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奖; 有1人次获得市级“三大比武”二等奖,有2人参加县级“两个一”展示活动。

三、经验与做法

2005“普九”省检后,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到位,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为此,2005年我校的教育工作实现了由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向全面规范学校内部管理的重心转移,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办学效益的提高。其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规,促使家长自觉履行义务。我们借“新义务教育法”普法东风,以学校为阵地,以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让全社会都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内容,让所有家长都明白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学校利用开学报名时间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利用路边、集市及人员集中场所,悬挂横幅、刷写标语、排演节目、散发传单、校园广播、宣传车流动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打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坚持寒暑假教师普遍走访制度。每年寒暑假教师进村入户,深入学生家中,送达学生成绩报告单,或《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宣传讲解义务教育法,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听取家长意见,摸清底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其按时入学。三是坚持开学初重点走访制度。对于个别钉子户、特困户实行有的放矢,重点走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思想顾虑,确保按时入学。

(二)、树立了“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规范了中小学内部管理

学生是我们教育、服务、管理的对象,学校内部管理必须围绕学生的吃、住、行、学、玩等方面展开,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在校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玩得好。为此,我们的学校内部管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寄宿生的起居管理。为方便寄宿生生活,我们一方面紧盯 “十有”工作目标,不断完善了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资添置各类生活设施,经过不懈努力,已达到了有宿舍、有标准床铺、有锅炉房、有餐厅、有洗浴室、有保温桶、有橱柜、有物品柜、有脸盆架、有厕所的“十有”要求,学校均利用勤工俭学为学生统一添置了床单,方便了学校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我们加大了学生寝室的管理力度,每周除安排有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对学生寝室进行管理外,学生寝室专门安排有1名生活指导老师,全权负责学生寝室的卫生、纪律、公物的管理。为强化生活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学校每周对学生寝室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并将各寝室管理情况纳入了班级目标考核。对学生寝室实行的多重管理,使寝室卫生、纪律等方面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生寝室告别了脏乱差,实现了住得好的目标。

学生的生活管理。为了使学生在校吃得经济、吃得卫生、吃得营养,我们积极探索进行后勤服务配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学生食品实行统一供应,保证了供应质量,降低了消费价格,保证了消费安全;二是创新后勤工作机制,推进后勤服务改革,近年来,我们先后推行了学生就餐刷卡消费制度、自主选择消费制度、定期征求意见制度、生活资助制度等一系列后勤服务改革,促进了后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了服务意识和质量,实现了学生在校吃得到的目标。

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了各级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各校均成立安全工作领导,有专人主抓学校安全工作。实行“警校共建”,时时处处不忘对学生进行法纪安全教育,学生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注重安全过程管理,学校每学期组织专班人员进行一次安全大排查,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总结,实行了安全月报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能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对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楼梯道安全、交通安全等重点防范部位均成立了工作专班,安全责任到人,形成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过程督办到位。近一年来,我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平安校园”的创建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各校能认真落实保教发[2006]51号文件精神,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建立了师生交流室和咨询信箱,每月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流于形式,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我们层层制定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资料,落实了“留守儿童”帮扶对象,使“留守儿童”在校思想上有人诱导、学习上有人辅导、生活上有人关心、行为上有人引导。对于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我们能积极落实各级资助政策,认认真真做好贫困资助工作,真正使资助工作政策公开、对象公开、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一年来,全校通过各种渠道受助学生达   人次,受助金额达   元。此外,学校还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了贫困帮扶师生接对活动,每位教师帮扶一名贫困生,帮扶金额为20元至50元不等。学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联系、别人推荐等方式,使部分贫困学生得到了康明司、县交通局、县科级以上干部等单位的资助,受助达    人次,资助金额达     元,此举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坚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这一中心工作,学校必须以质量立校,以质量求生存。”这已成为各校领导的共识,并已内化为各自的办学理念。一年来,我们抓教学工作的主要经验是:一是领导的意识决定群众的重视,推行了校长教学工作总责制,领导干部教学质量班级包保制,校长坚持深入一线开展听评课活动,参与教导处、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每学期组织一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学校领导能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深入教学、指挥教学、决策教学,领导的重视引起了群众的关注,领导的深入带动了群众的投入;二是坚持细节决定管理的策略。教学细节就是教学常规的过程落实,只要教学常规的每个细节得到有效落实,教学质量提高就有了希望。在教学常规落实的管理上我们除了坚持开展教研组月查、教导处期中期末督查制度外,还创造性的开展了单元效果抽测、薄弱教师跟踪听课、课堂教学共性问题局域研讨等活动,促进了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三是坚持按认知规律抓教学。按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那就是新课标要求,为此,我们始终把新课标学习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重点,通过学杂志、搞摘抄、写反思、听讲座、看光盘等形式帮助教师学习领会新课标要求,并通过升等升级、“两个一”展示、新课标状态下全员炼课、教学大比武、学科专题研究等活动载体,引领教师逐步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四是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第一生产力。坚持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引导教师进行理性思考,有计划地开展个案研究,在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养,逐步达到驾轻就熟的运用状态。

(四)坚持走“教师强校”的发展路子,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的一切工作均要靠教师去付诸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工作的得失成败。怎样才能塑造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师德建设不放松。育人先律己,要想提高育人质量,必须提高师德修养。在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展开,组织教师们集中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的职业要求;组织教师们观看《师德启示录》,从中受到思想启迪;引导教师学习身边榜样,从中受到职业熏陶;开展教师师德集体宣誓、签名活动,坚定了教师的职业信念;认真开展了“双评”活动,从中检验教师的职业操守;进行师德评议、签定活动,强化了教师的职业责任。

——立足岗位求提高。一是有效组织开展了“升等升级”、“两个一”展示、课改状态下全员炼课、教学达比武等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让老师们在实践中提高;二是坚持开展了间周一次的以新课标学习实践和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们在培训中提高;三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培训活动,一年来全校累计派出20人次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活动,凡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均做到了“三个一”,即讲一节汇报课、作一场专题讲座、上交一篇学习体会,一人学习,共同受益,让教师们在培训中提高。

(五)抢占教育发展的至高点,实现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实现教育信息化对深化课堂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是教育发展的至高点。近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管理、培训、运用”四个方面发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其效果十分显现。在建设方面,我们多方筹资,狠抓信息技术硬件设备添置,不断优化信息技术工作环境,安装了投影教室、电子备课室、校园局域网及远程教育接收播放设备的建设要求,实现了天网、地网及学校资源的同步传输与共享。在培训方面,我们制定了信息技术培训方案,较好地落实了间周一次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不间断地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具备了上网浏览资源、检索资源、下载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教师信息化素养在不断提高,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运用方面,教师能踊跃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多媒体教室每周使用在10节以上,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

(六)、创新管理机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教育发展态势

用机制激活热情,用机制催生改革,用机制促进发展。用机制创新带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学校对教育进行管理所采取的宏观策略。在创新机制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推行“四制”管理,即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及末位淘汰制。使人人头上有担子、有压力,开创了敬业惜岗的工作局面。

二是坚持推行目标管理,年初对各岗位、各学校制定工作目标,年终对各岗位目标进行考核量化,硬帐硬结。使广大教师切实感受到了工作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着力点,有了奔头,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工作局面,激活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推行学校工作定期交流汇报制。每周一次的学校工作汇报总结会已成惯例,总结一周的工作,安排下周的工作,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地克服了令到不行,禁到不止的现象,使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七)以“快乐校园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辍学生是由于厌学引起的,而厌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生活太枯燥、太单调、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太大等。为此,近年来我们把创建快乐校园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大力整治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住宿环境、学习环境,使校园像公园,成为他(她)们生活的花园。

——更新教学观念,改善师生关系,改进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和谐课堂,倡导“堂堂清”,减轻学习负担,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学园。

——完善活动设施,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展示学生风采,使学校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

——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学校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使学校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四、问题与思考

一是学校建设负债运行,压力太大,已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专题研究此问题,加大经费争取与化解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化解学校债务。

二是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部分教师接受新事物较慢,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时代发展赋予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许多新的内涵,如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教育部门永恒的研究课题。建议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正面引导,实现此项工作形式与内容的有效整合。

 

中 坪 小 学

2007年3月20日

posted on 2007-04-04 11:07 万祖俊 阅读(479) 评论(2)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Feedback

# re: 迎国检工作汇报 2007-04-21 09:07 卧龙

关注,可否展开东西部学校交流?  回复  更多评论   

# re: 迎国检工作汇报 2007-04-23 17:48

@卧龙
可以进行交流  回复  更多评论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