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3,  comments - 0,  trackbacks - 0

当今心理失衡与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已构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女大学生将面对越来越严酷的生存环境、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导致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引导她们健康成长和成才,是当今教育领域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高校女生心理障碍者中多数为焦虑症状,其次是抑郁症和神经衰弱。从病情的性质来看,都属于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系统功能暂时失调所致。

(一)神经衰弱

在高校女生中发病机率较高,是以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和情绪烦恼等精神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常伴有许多症状。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衰弱症状。衰弱症状表现为工作稍久即感到疲劳,有的甚至稍为翻阅一下书籍杂志就感到疲劳不堪,继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丢三拉四,感到记忆力差,有的诉述脑子整天糊糊涂涂,昏昏沉沉。

2、情绪症状。情绪症状表现为易烦恼,易激惹,不能使心情轻松或精神松弛下来,可出现继发性焦虑苦恼。

3、兴奋症状。兴奋症状主要是精神兴奋,具体表现为回忆联想增多。如工作学习或一般的闲谈和休息时,都能引起大量的回忆与联想,没完没了,无法控制。

4、紧张性疼痛。紧张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顶部有重压感,或像箍了一个箍似的紧束感,或项背肌肉酸痛不适。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病人入睡困难,多梦,醒后不解乏,或实际已睡而感未睡的睡眠感丧失,或夜间不睡而白天没精打采或打瞌睡的睡眠醒觉节律紊乱。

  (二)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患病率占世界人口的3%左右。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忧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3%的成人遭受抑郁症的折磨。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将上升至第2位。患者常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病人的情绪持久地低落,万念俱灰。病情越重,越不愿治疗,自杀率高在12%-14%,自杀者中,60%左右患有抑郁症,所以自称为“第一号心理杀手”。在高校女生中多见于性格较内向的女生,也会发生在从外表上看比较顺从与柔弱但内心个性很要强的女生中。一般典型的病例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消极厌世、孤独苦闷、缺乏愉悦感、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厌烦社交、言语活动减少等,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等。但并不是所有忧郁症患者,都必然会表现出情绪低沉、忧郁、外表特征明显。事实是,许多轻、中度忧郁症患者,常常外表如常,而内心十分痛苦。一般来讲,忧郁症有懒、呆、变、忧、虚“五d征”。著名心理专家施梦娟说:“凡有悲观、消沉与自杀意念的人,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思想问题’,亲友及社会都要理解及关心他们,警惕‘忧郁症’的可能,及早诊治。

  (三)强迫症

强迫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你越注意它、在乎它、想纠正它,它越是如影随形地跟在你左右。相反,当你不再把它当作仇人一样记在心上、挂在嘴边时,当你无意中把它忘记时,它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既然我不能把它从我身上消灭,那就把它当作一个朋友吧。学会去欣赏它,发现它好的一面。而一旦你能接纳它,与它和睦相处,不再把他时时挂在心上时,你也许会发现,它已经从你身上消失了。如98级某女生,因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自诉身体常不舒服,整天觉得郁闷,无心与人沟通,也不愿意参加任何其它活动,独来独往,而且自卑,对生活失去兴趣,郁郁寡欢,她自诉:睁开眼我就会想今天怎么过,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我想哭、想喊叫、可我仍然难受。

二、女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心理疾病、不健康的心理及其倾向统称为心理障碍,依据障碍程度分三个层次:轻微心理失调、轻度的心理疾病;严重的心理疾病。高校女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有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据调查,一般影响高校女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个性中的不良因素,如情绪起伏波动、懒散松懈心理、人际关系敏感,表现为公众面前害羞、冷漠、孤独、自卑、心理耐挫力差,平时多愁善感,抑郁悲观,缺乏自信心,一旦遇到困难便束手无策;早恋、失恋与单相思;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不强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与长期以来家庭、学校教育中心理教育得不到重视有很大关系。如2003级某女生,今年20岁,虽长得漂亮且专业成绩好,自诉小时候起,无论如何表现都不能得到重男轻女的父母亲的一句表扬和喜欢,因此从小就有了很强的自卑心理,深感痛苦,每次考试等都会全身紧张出汗,常常是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会感受到郁闷,身体也比较弱。

调查显示,现代女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缺乏自信,乐于受人支配:有58%的女生需要依赖别人,有42%女生怕独自面对困难,惧怕失败,有33%的女生在没人提示下,感到自己既无才能又缺乏吸引力,43%不喜欢竞争环境,48%经常压抑自己,29%以为别人的要求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这种个性心理已十分明显地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她们的职业观、择偶观。造成女大学生个性心理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行教育的原因。我国历史上一直把女性放在弱势地位,女性个性十分压抑,而我们的教育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把诸如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质,不仅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同时也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心理素质欠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的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以及抗干扰能力差。而意志力不坚强的人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又要逃避所面临的困难,形成长期焦虑,抑郁等情绪,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诱导发生严重的生理疾病。女大学生抗干扰能力较差,她们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较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或改变初衷、或束缚自己、或动摇决心),其情绪容易波动。作为在校的女大学生们还要面对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或人际关系不协调,专业不理想,或恋爱不如意等。目前全国近2000所高校,虽大部分高校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面对心理健康的问题仍不容乐观。有些女生本因对环境的适应逃避现实。所以她们在心理上极易出现偏差,然而对于自己的心理问题只有个别女生会寻求心理咨询和诊治,还有一部分人根本还认识不到是一种心理疾患。更有少数人误认为心理病患是精神病,害怕让老师同学知道。

三、高校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排除的对策

  (一)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了解自己,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尤其是女大学生,不是自视过高,就是低估自己。因此女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就必须对个人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而应该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强和自爱”作为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的具体指标,把“真诚、理解、信任、热情、友善、幽默和开朗”作为女大学生个性完善的具体指标,这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其主要责任在于关心、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肯定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克服自我价值的危机感,确立生活的信心,勇敢地面向现实,轻装前进。

(二)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情绪对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反之不良情绪则易导致身心疾病。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在这里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生理应得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的熏陶和体验。因此,学校要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体育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据调查,有86%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一种心理疾病,不是一般的焦虑的反应);80%的人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因为体育运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悦的情绪,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可以让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使大脑得以快速恢复,可以改善智力;体育运动时,人的大脑会释放出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物质-内啡呔。内啡呔分泌越多,人的愉快、放松的感觉就越强烈,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显著地松弛人的紧张感,改善人的自我感觉,消除失望,沮丧情绪;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体育运动有助于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从中获得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人面对不利环境时能表现出坚强的毅力,能够顶住来自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通过这些活动,使女大学生学会避免不良刺激,控制不良的情绪,维持心理平衡,尽可能地经常保持一种积极、愉快、舒畅的情绪。

(三)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以被自己所处的集体容纳和认同,减少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挫折,又可获得别人,包括教师和同学在内的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和安慰,从而减轻心理挫折所引起的不愉快心情,有助于心理平衡。同时引导女大学生正确把握人际关系交往的方向和重点,有所选择,有所控制,真情实意,取长补短,以体现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本质和特点,并可从根本上提高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从而有效发挥人际交往在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连结友谊、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四)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

挫折是在个体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状态。女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某些心理挫折,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大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挫折,如何通过挫折的磨炼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以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比如面对女大学生恋爱挫折,一方面教师应当进行恰当的劝导和帮助,以缓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冲突,摆脱情绪困扰;另一方面针对女大学生恋爱挫折后的羞辱感,苦闷感,报复心理、绝望心理等心理反应,冷静帮助当事人分析受挫折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又要从受挫折状态下摆脱出来,失恋不失志,弥合心理的创伤,捕获新的爱情。因此,面对挫折,必须教育女大学生学会选择积极的适应机制,如升华、补偿、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或通过心理咨询等合理方式从挫折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同时,要培养女大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应付挫折、摆脱心理冲突的能力。

(五)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心理咨询之中

利用心理咨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任务,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承担起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危机,提高心理素质的责任。掌握一定心理知识的学生思想工作者工作于基层,与学生直接接触,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女大学生存在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以及因学习困惑、恋爱挫折、人际冲突、性困惑等引起的心理问题,抓住时机,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治疗,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可以使他们分清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是思想道德问题还是心理健康问题,从而避免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诸如言语不当、不良暗示等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障碍。这样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素质提高都大有益处。

人类社会跨入了21世纪,“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因此,重视心理健康,不管从人体本身来讲,还是从社会来讲,都是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关注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大实践主题,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posted on 2008-08-02 21:16 龙逍遥 阅读(121)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班主任工作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2024年5月>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留言簿(1)

随笔分类(3)

随笔档案(3)

文章分类(47)

文章档案(46)

IT

普通话测试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