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

教师、家长不可不知的10条心理学规律

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教师、家长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posted @ 2011-03-06 13:50 muqiu 阅读(32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教学论文的写作交流   (引用)

 

 论题是文章的眼睛,选题决定着论文的价值。许多老师都有想写论文,但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感慨,那么怎样去发现问题,确定论题呢?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问题。   

一、选题来源  

 1 从教育主管部门(如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等)所拟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  

 例如:由市教研室所主持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课题研究,从19953月开始,已经进行了六年半。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开展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评比,促进教师主动研究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阶段则是通过对典型内容、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讨,让教师逐步从理性的高度理解和掌握各学科、各种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进而建立各种课型的规范化要求,从整体上改进课堂教学,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广州教学研究》作为地方特色的刊物,其大部分稿件反映的是广州的教改情况,20011—3期中学理科版上共发表数学论文13篇,其中与课型和模式有关的文章就占了10篇。   吴岳冬等

《评讲课“QNDZB”模式的构建和实践》番禺市教研室   陈启华

《高三数学测验讲评课的课型与施教研究》 7   何勇

《不等式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执信中学   郭伟才

《几何命题教学模式》 市教研室   崔良儒

实验——探索——结论——迁移模式——…概念课的教学模式》 16  王守亮

《突出主体 提高能力——高三数学复习课自主学习模式初探》广大附中 林少杰

《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 市教研室   罗兴和

《数学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分析与教学对策》 80   刘健

《初中数学探索性题型教学研究》广大附中   王洁

《高三数学复习要加强教学调控》执信中学   游小蓉

《以课内有效技能训练促进学生良好数学素质的形成》天河中学   黄建国

《解题教学要注意思维启发与情绪调动》汾水中学   黄仿青

《挖掘隐含条件 培养解题能力》增城中学   

2 各级各类刊物、杂志的征稿(文)启示应成为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只有了解各类杂志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做到投其所需,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例如:《广州教学研究》主要反映广州市的教改情况,且数学类文章仅占其中的1/12,发表的文章一般不涉及考试研究、数学竞赛、纯解题研究等内容。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经常阅读有关中学数学研究方面的各类杂志,现将常见的、全国发行的一些数学刊物归纳如下,以供老师们参考。   

《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师大、中国教育学会主办,9所高师院校协办,目前国内数学教育领域唯一的学术性刊物。(季刊,主要栏目有:数学教育概论、展望与争鸣、调查与实验、中学数学教育专题研究、高师基础课教改等。)   

《中学数学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月刊,主要栏目有:素质教育论坛、创新思维训练、教材教法、学会学习、专家提醒、学以致用等)   

《数学通报》北师大与中国数学会主办(月刊,主要栏目有: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解题教学、高考研究、学习园地、国外数学教材介绍、数学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数学教学》华东师大主办(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数学开放题、解题策略研究、考试之窗、编后漫笔、主编见闻等)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与湖北省数学会、武汉市数学会主办(半月刊,面向高中,单期供教师用,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同步参考、新教材论坛、数学应用、专论荟萃、复习参考、课外园地、数学娱乐圈等;双期供学生用)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主办(月刊,主要栏目有:教材·教法·学法、课例点评、教学访谈、教研指南、思想·方法·技巧等)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大与广东省数学会主办(月刊,主要栏目有:研究性学习、教材研究、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解题方法、奥林匹克之窗等)   

《中学数学教学》安徽师院、安徽师大与安徽省数学会主办(月刊,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数学应用、解题方法、教材探讨、数学竞赛、教学论坛等)   

《中学生数学》首都师大与北京数学会主办(每月分上、下两期出版,上期面向高中生,下期面向初中生,是全国唯一的面向中学生的师院办刊物,主要栏目有:学好基础知识、思路与方法、中学数学建模、趣味数学、数学竞赛之窗、中学生习作、信息技术天地等)   

《上海中学数学》上海师大主办(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教育研讨、应用数学、教学论坛、解题方法、专题讨论、数学问题与解答等)   

《中学数学》湖北大学主办(月刊,主要栏目有:教材教法教研、教学设计、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数研究、课外园地、短文荟萃、竞赛之窗、学生习作等)   

《中学数学月刊》苏州大学与江苏省数学会主办(主要栏目有:数学教育、教材教法、专题研究、解题方法、正误辨析、数学应用等)   

《初中数学教与学》、《高中数学教与学》扬州大学主办(月刊,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学习导引、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复习与考试、竞赛园地、错解辨析、学生习作等)

另外,还有许多与中学教学有关的杂志,如《课程 教材 教法》、《教育研究》、《中小学教材教法》等,也可以在上面发表数学文章,但难度很大。  

 3.有目的地关注一批名家的专著和近作,从中得到启示,触发灵感,找到课题,不少论文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老师们需要知道一些有关数学教育方面的专著,以及我国数学教育领域较有影响的专家,在购书和阅读时,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波利亚的名著《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数学的发现》与《似真推理》等;《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前苏联]克鲁切茨基);《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荷兰]弗赖登塔尔);《中学数学的教与学》([]贝尔)《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教学》([]戴维斯等)。      

还有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名著,

如:《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斯腾伯格),《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加涅)等。   

国内经常被引用的一些书籍,

如:《数学方法论选讲》(徐利治),《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张奠宙主编),《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导论》(张国杰等),《数学解题学引论》(罗增儒),《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郑毓信,梁贯成),《数学文化学》(郑毓信,王宪昌,蔡仲),《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施良方),《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教育建模》(查有梁),《现代教学论发展》(钟启泉编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

另有数学教育个案研究的书籍陆续发表:《数学素质教案精编》(张奠宙编),《哈佛数学教育案例》(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学教育个案学习》(李仕奇编,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罗增儒,陕西师大出版社),也请老师们关注。

老师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查看文后的参考文献,看看哪些文章、书籍被引用的较多,可以买来自己收藏,作为自己练笔时的参考资源。

另外,还有一些数学家(如:张景中等)写的科普读物也可买来收藏。   

4.撰写论文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入分析和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从而揭示其本质规律的过程,因此,选题自然来源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研究大纲和教材,到研究教法与学法、学生与学情、习题与解题、考试与命题、感想与体会等等,值得研究的课题处处皆是,下面举例说明。   

1)以时代热门话题(如:素质教育、创新思维、课程标准研制、教学改革的实验与探索、开放型问题、研究性学习等)作为选题来源,下面一些论题供老师们比较研究:  

 数学素质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素质教育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

 “谈数学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兼谈化归和转化思想的渗透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例

注重数学解后感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两点体会

从一道例题的多种探求及推广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纠错情境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兴奋点等。   

以广州培英中学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为例,来讲解。   

2)以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作为选题来源   

研究教材、教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因此,这里有大量的文章可做。下面的一些论题供老师们比较研究。   

对新教材中加强反证法教学的几点看法

试验教材第二章函数的教学体会

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的创新教学设计

例说数学课堂活动的设计

关于一道高中课本例题的商榷

代数概念的特征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学后记

浅谈到位的课堂提问

利用计算机进行发现教学的一次尝试

变数学问题为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等。   

如:广州大学附中施永红老师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与说课实例。   

3)以解题思想、方法与策略作为选题来源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教学是中数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中数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在各种刊物中很有市场。下面的一些论题供老师们比较研究。          

波利亚解题表对解题过程的调控一例

关于避免分类讨论的几点思考

以错纠错的案例分析

浅析隐含条件的制约作用

含有绝对值问题的变通求解策略

求函数值域的通法与特法

正解后的回味

反例的功能及其价值

用数学发散思维探究等差数列问题

反思通解,引出简解,创造巧解等。   

以华南师大附中李兴怀老师的参数问题习题课为例来讲解。   

4)以学生的学法作为选题来源   

学生是教师最具体、最活跃的研究对象,学生的想法也许是幼稚的,但其中常常蕴涵着创造的火花;学生的解题思路也许是笨拙的,单这往往是聪慧的起点,学生的提问有节外生枝的地方,但往往能弥补教师思维上的疏忽,就连学生的解题错误,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前,个案、案例的收集与分析是数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下面的一些论题供老师们比较研究。   

思维受阻的解脱策略

如何克服识图困难

定和定积的若干技巧

倒数变换在解题中的技巧

数学公式变形要讲究三有’”

不等转化为相等的有效方法

实现命题等价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勤学、乐学才能善学

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参与——例谈让学生在错题改造中提高创新能力

别让学生为无米之炊’——关于提问的思考之一

提出问题——数学创新的基础

问题意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等。   

罗增儒以错纠错的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9  

张国坤 由学生提问引发的一次教学创新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11   

5)以复习、考试和命题作为选题来源   

考试是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研究考试及其命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下面的一些论题供老师们比较研究。   

倡导探索 鼓励研究——2001年中考数学探索型试题的新特点

中考几何题探源分析” “高考数学命题改革趋势之我见

小议高考试题的不足” “影响数学考试成绩的十种心理

注重高考应试技巧 防止答题隐性失分

高考数学综合训练(一)、(二)、(三)

综合题新编选登

例谈创新型试题及解法

数学问题与解答   

6)以竞赛作为选题来源   

利用基本图形解竞赛题

善用基本结论快速突破平几赛题

一个不等式的否定、修正与推广

用不变量解竞赛题

建立目标函数解两例竞赛题等。   

7)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选题来源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反思

数学CAI应遵循的原则

“TI—92Plus对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推广问题研究

利用WORD制作数学多媒体课件

感知规律在中学数学CAI中的应用

图形计算器辅助数学教学之点滴等。   

二、构思大纲 写出初稿   

1.一旦选定了课题,就应该收集各类刊物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看看别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受到什么启发,自己在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初步理出写作思路和相关的材料。   

2.参照他人的写作框架,拟定自己的写作提纲。

3.在写作提纲中填空,完成初稿。   

三、修改定稿   

1 通览全文,确保内容有独到之处。

2. 调整文章的结构框架。   

3. 修改文章的词句结构。

4. 注意参考文献的规范写法。   

5. 尽量压缩文章至3000字以内,最多不超过4000字。   

四、投稿应注意的问题   

1 明确所投刊物的用稿要求。

2. 以打印文稿投递。

3. 不能一稿多投

posted @ 2011-03-06 13:48 muqiu 阅读(23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