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有时突发奇想: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核心应该是什么?当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更多的考虑应该是如何教好自己任教的班级,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 成功的企业家常常会提到“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很多专家学者就对相关的课题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 并把问题引申为“文化现象” . 我想学校精神应该是一种文化现象,反过来说如果失去了文化内涵,所谓的精神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学校 精神应是能够作为学校核心的一种文化 .

应该看到,今天的教育是一个崇尚否定的时代,各种文章杂志,更有一些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在讲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有的人,很乐于否定一些传统的教育行为不符合某种新理论,或者轻意地肯定某种新教育行为合于某种新理论;还有的人,他们则往往热衷于时下流行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素质教育理论,不愿也不敢去过多地谈考试的问题;或者热衷于谈论技艺性的高考,而忽视了高考成功必须有一个大前提 勤奋 . 我不想借此来阐述什么教育理念,也不想去论述现在的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现行高考制度的关系问题,当然,我们也不必争论现行的高考制度本身的是是非非,既然高考还以目前这种形式存在着,那么,我们就姑妄认为它可以作为衡量我们高中教学的一个标尺,我们就姑且用这个标尺去量一量我们的高中教学水平,也就是就事论事!

应该说,理想的读书环境应该是这样的,或力争成为这样的 : 学生是质朴的,老师也是质朴的。这里没有在市区里随时随地能感觉到的物欲的诱惑,有的只是一种很适合学生学习的宁静氛围。学生们能心无傍骛地学习,为了将来的不寂寞,他们能耐得住学习时光的寂寞;教师们能无私无欲、安贫乐道地教书,很知足地象守护庄稼一样守护着学生。这简直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学习场所。然而,这样的环境的创造却不是很容易就取得的。领导者需要有这样一种“书卷”气的理想主义色彩,教师们更多的需要的是牺牲精神,有物欲的消止,更有一种质朴的实干 .

当我们关注和了解高考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和了解我们学生的学习状况,高考教学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 急于求成的思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感到再上一个层次的艰难!特别是基础阶段的教学,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上,特别是学习习惯及思维能力培养应成为高中基础阶段的重中之重 . 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变化与发展,谁敢说你今天津津乐道的某些技艺性知识三年后是否还会在高考中出现?针对高中新生明显基础偏低的情况,是否应切实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是否切实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进度的不同需求?一小步一小步应是目前绝大多数同学的成功之路,也是教学的成功之路 . 我们的教学需要一种求实精神!

学生们提到最多的,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对他们影响很大。本以为,教师最能让学生赞赏的应该是他们的才学,可是,同学们觉得,教师都很能吃苦,是最感动自己的。他们觉得,吃苦原本就是学生的事,可教师在如此吃苦,学生就更觉得应该吃苦了,正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全部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校里的教学工作,教师做每一项工作都很用心,对学生的作业,并不是批阅了就算完事,要寻找学生的失误原因。再比如月考,关注更多的不应是成绩,要带领学生仔仔细细地认真分析试卷,去剖析每道题的得失原因,力争类似的错误下一次不再发生,或尽量避免发生 . 我们的工作需要一种务实的风格!

我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总结学校精神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精神,那就是一种能感觉到但不一定能说得准确的东西。当你身处其中,她就一定会时时感染着你、影响着你,激励着你。我觉得:学校精神应当是一种激励,应当是一种感恩,应当是一种宽容和豁达 . 她应使教师乐于成为一名实干型的教师,更应使每个学生学会享受读书的快乐 .

            也请那些教育专家少讲些空洞的理论,多研究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后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多研究
            “问题学生”的解决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