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德园

教育智慧的园地!

统计

友情链接

最新评论

《士兵突击》观后感(续)

最近,对一部电视剧产生了好感,那就是《士兵突击》。这是一部军事题材的励志影片,对着部电视剧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军人是我的梦想,实在是这部片子太好看。原因有这么几个:(1)影片主人公许三多有点像我,傻、老实、内向、胆小,做事认死理,“一根筋”;(2)真实的反映了现代军营生活,展示了一代军人的真实成长历程,树立的军人形象刚毅够味,有中国特色;(3)影片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玄机。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年的教师,特别欣赏影片中的教育思想。剧中主人公许三多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不聪明,甚至很笨,但终究成为一名出色的特种兵,这就是教育创造的奇迹。今天,我想各位探讨该片中的教育思想。
给学生贴标签不可取
在各类实验室中,为了区分各种试剂瓶,实验员习惯于给每个瓶子贴上标签,以便于区分。而我们的一些老师也喜欢贴标签,给个别学生贴标签,不是为了便于与其他学生区分开来,因为这些学生不用费力气都能记住,他们太突出了,太显眼了,给学生贴标签,除了博个“好玩”,我再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在实验室里,各类标签是不能乱贴的,贴错了是要出问题,同理,轻易地给学生贴个标签也是要出问题。一个小小的标签就是给学生定了性,要么是好,要么是坏,不存在既好又坏的情况。一个小标签在某个老师看来,不过是为了好玩而已,对其他老师来说,这就是第一印象,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对一个学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我们的老师越来越容易发现学生的缺点,而看不见黑点以外的那张白纸。我们校长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等着你去开发,否定了学生的一个优点,也许就毁灭了未来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父亲叫他“龟儿子”,因为他胆小;邻居成才叫他“三呆子”,因为他有点傻;草原五班的战友叫他“许木木”,因为他“一根筋”……,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太多了,也造就了三多内向、自卑的性格,不太会说话,也不敢说话。在新兵连的时候,连长说:“是骡子是马,给我出来遛遛,骡子走人,天马跟我走。”成才问许三多:“你是天马还是骡子?”三多说:“我不可能是天马”。对自己一点自信都没有。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没有自信怎有成功,这就注定三多要被分到“孬兵的天堂,好兵的地狱——草原五班”。三多之所以能成长为一名特种兵,是有人替他撕去了身上的标签,那个人就是班长史今,班长告诉他“你不比别人差”!像班长史今这样的教育者就是一个好老师,他懂得一个学生需要什么,宽容比惩罚更有效果!
永远都给学生一张笑脸
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有一点“严”是不是要“板着一副面孔”,扮演一副神圣的形象,恪守师道尊严,俨然一种不可亲近的样子。肯定不是!经常有学生对我说,那个老师好凶哦,我们不喜欢。我总是笑笑说:“哈哈,严师出高徒嘛!”我再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回答。一直在思考一个词“严”,它是表现在脸上的,就是板着一张脸,更形象一点面目狰狞。我们凶,我们狠,目的只有一个,想让学生听话,表面上看学生变乖了,实则在暗地里和我们较着劲呢!笑一笑又有什么关系呢?最直接的理由,笑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表现,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能感染别人,给他人带来一天的好心情。笑是一种表示友好的信号,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来鼓励,亦可当作“无痕”教育的有效形式。看了《士兵突击》,最难忘的表情是班长史今脸上不便的微笑,太完美了!即便在许三多做的不好的时候,班长总是给三多一张笑脸,也不忘来一句“你不错的”。正是在班长的微笑中,三多感受到了受鼓舞的力量,终于开出心里的那朵小花。我也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很严肃,很古板,笑起来很难看,所以,我很少笑,特别是在人多的情况下。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被学生逗得开怀大笑,学生说“老师,你笑得真好看”,我知道自己笑起来并不好看,但是从学生口中说出来,我却相信了,因为学生需要这种亲近感。在现代教育观念下,教师和学生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用学生的话说“我更希望我们是朋友关系”。既然我们是师生,也是好朋友,给对方一个微笑,有算得了什么呢,笑吧,笑吧,开怀大笑!哈哈!
每个学生都有很多很多优点
不论是现在的老师,还是家长,他们的眼睛里总揉不进一粒沙子,可他们眼里净是沙子,看到的全是学生的缺点。有一位中学生的家长向心理专家求助,这孩子从小就调皮,不听话,爱捣乱,上中学以后整天忙着打游戏,现在还逃学……,专家聆听着这位家长历数孩子的缺点,末了,专家问了家长一个问题,“你认为他有什么有点?”家长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倒说了句“他还会有优点吗?”。我们不能否认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但是看问题不要太片面。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有人说能够数出孩子5个家长是个合格的家长,能数出孩子10个优点的家长是优秀的家长。这是很有道理的!扪心自问,我做不到,正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经常会为了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大动甘火。其实,也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去做,懒于去做,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更有甚者,书教了一年又一年,学生换了一叉又一叉,认识的学生却没有几个,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何谈发现学生的优点呢?很想再说说剧中的班长史今,第一次见到三多,班长就发现三多“人好、心善、能跑、记忆力好”,试问谁能做到?惟有史大班长也!如果我们的老师都向班长史今学习,都来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那么,我们的眼中将不再有差生,真正做到“因生制宜”,尊重学生的个性,找到适合各个学生成长的不同道路,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境界。
不抛弃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是一种伟大的教育思想。凡事都要分个好坏,凡学校都要分个优良,凡学生都对应着优良中差。好学生是老师眼中的“精英”,差生就是活宝,好生扶他上路,差生扶他上墙,结果差生是“烂泥糊不上墙”,既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干脆破罐子破甩,随他去吧,不捣乱就行。真正负责任的老师,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但也不可能均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精力总是有限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接受了学生,就是对家长的承诺,换来的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带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带好差生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教育好一个差生远比教育好一个优生更有意义。我们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每一位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不抛弃、不放弃”也是《士兵突击》这部剧的核心价值观,支撑着剧情的不断发展。招新兵的时候,班长史今对三多父亲的一句应诺,“我要把他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换来了对三多的责任——不抛弃、不放弃!因为这句承诺,班长史今失去了太多,甚至是属于自己的荣誉,包括最好的朋友。但是,三多就是不争气,甚至在轮锤的时候砸伤了班长的手,更砸伤了班长的心,也有了放弃三多的心,是“承诺”,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让他一如继往地帮助三多,三多为了不拖班长后腿,通过刻苦训练,终于成长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士兵。再回到现实教育来,差生为什么越来越多?有多少教师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我想只要我们能做到,拯救的不仅是一个学生,也成就了教师自己,因为学生的成绩也从侧面反映了一名教师能耐!期待我们教师群体中也能流行“不抛弃、不放弃”的口号,唱响责任之歌!

posted on 2007-08-29 20:58 孙庭标 阅读(637)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教育随笔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