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坎途同行的学习伙伴
                                                                        黄老师
         学理论、学国学、学电脑……学海无涯,风雨兼程,总想通过学习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上课、听课、评课……日月如梭,年复一年,总想寻找一片属于每个人的空间。05年的教学花会,历时三个月,让我的冲动有了实现的可能。今天,我把寻觅的一片空间赠与那些与我坎途同行的学习伙伴。
 
       “空间”的本意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这种具备广延和伸张的空间,学校需要,学生需要,老师更加需要。在教学花会中,我们引入“空间”概念之后,我们发现,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本届教学花会中教师们运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发展的状态以及同学们在“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中的学习、锻炼、发展的状态,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成为本届教学花会的校本研究成果。以下试图从“设计空间”、“活动空间”、“人文空间”三大方面,列举大量的实例来阐述这一校本研究成果。

一、设计空间:
          设计空间指的是教师根据三维教学理论进行预先假设具有统一的、可变的、多样的教学过程,大致经历“分解——整合——形成”三个环节。“分解”指的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教学目标分解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初步建立空间概念;“整合”是指将三维目标进行提炼,形成统领全过程的核心命题。“形成”是指根据核心命题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学生预创设广阔的学习空间。首先让我们来重温几个本届教学花会中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刘敏老师执教的《太阳》一例中,通过初读课文之后,逐步形成了“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个核心话题,然后借助课文学习,适当利用课外知识围绕之个话题展开学习。

       案例二:刘娟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深入学习了第一段之后就提出了“圆明园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同学们不但认识到这一点,还深刻的体会到圆明园既是祖国的自豪,又是世界的骄傲。

       案例三:周芳老师执教的《草船借箭》一例中,借助“雾”这个话题,体会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从而掌握了“联系法”。继而让学生运用联系法多角度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话题,如:知己知彼、熟知地理……

       案例四:邓泽东老师在《草船借箭》的说课中,设计的两大环节“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精读课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显得有层次,极具张力。

       案例五:胡小云老师执教的《应用题》复习中,让学生初步明白例题六就是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之后,放手让学生罗列多种方法,并提出可以将自己不同的解法板书出来,总结时引导学生分析各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主体鲜明。

       案例六:黄艳斌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一例中,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分别把荷叶当成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向同座说说喜欢的原因,配以使用空间极大的课件,既重点突出、有随机教学,设计十分合理。

       案例七:赵志英老师执教的《三字经临摹》一例中,教学的是“断机杼”三个字,无例可循,赵老师发现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于是引出左右结构中的这三个字应该如何处理“避让穿插”这个书法原理呢?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效果很好。

        案例七:何翠华老师执教的《My  room》一例中,为了巩固新学的单词,在小组中设计猜拳的方式,得胜者分取物品,多得者胜,学生兴趣盎然,获得了大量的锻炼机会。

     以上课例在关键之处并非随机生成,而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总体上是沿着这样的一种思路。于是,目标分解合理,形成具有相当高度的公共话题,结构简洁,重点突出,为师生互动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十分值得借鉴。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有设计空间才可能会有师生的活动空间,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反之,没有设计空间是肯定没有活动空间的,这就表现为有的课牵着学生走,一问一答,一问齐答,热是热闹了,可就是感受不到创新的活力。

二、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指的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生动、可持续、可生成的表现,是检验“设计空间”的唯一标准,是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环境。我们先来再次欣赏花会中的精彩片断:

        片断一:阳英老师在《丑小鸭》一课中设计的拓展练习:“与童话中的人物说说话”,空间极大,学生自由拓展的选择度大。

        片断二:蔡菁菁老师在《Food  and  drink》一课中利用自制教具——转盘,效率高,参与人员广。

        片断三:梁淑贤老师在《旋转与平移》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领会到旋转与平移的基本概念之后,迅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等形式多角度引领学生,于是乎东边不亮西边亮,学生从自己习惯的认识方式中明白:物品平移时,各点平移的距离一致。

        片断四:严碧彩老师在《三角形的认识》的说课中提出:采取“观察    讨论   操作   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好方法。

        片断五:李德成老师为了达到多声部演奏《游子吟》的效果,把学生分成高声部、低声部,最有意思的是还有友情客串组,通过分部练习,分部感悟,最后合成,效果甚佳。

        片断六:许广玲老师在组织学生探讨分辨生熟马铃薯的方法时,鼓励合作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也是百花齐放,师生的活动空间非常之大。

         以上片断中,教师们为了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的学习方式,设计了师生喜闻乐见的训练模式,通过平时的大量操练达成了默契,因而各具学科特色:有的凸现语言训练之功效,有的构建数学思维之模型,有的表现科学之精微,有的展示艺术之感染力……随堂令人赏心悦目,过后让你回味无穷,学生在这广阔的活动空间中是幸福的。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计空间”与“活动空间”就是这种互为“预——立”的关系,由于处理不好这种“预——立”关系,常常事与愿违,尤其在我校普遍存在的重视“立”、轻视“预”的现象,课堂上经常出现:上课如逛街,每个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目的没达到,效率没显现,还觉时间不够用。

三、人文空间:
        如果说“设计空间”与“活动空间”是理性的、科学的、可预知的空间,那么“人文空间”就是感性的、难以预见的、只可意会的空间,我们大体上这样来描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人文方式赋予教育教学活动以生命,给予学生真诚的关爱,让学生养成习惯、获得自信、弘扬个性、增长智慧、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有些教师课后与我交流,特别希望提升自我,在此,我强烈地向各位学习伙伴建议:要学会创设具有高品位的“人文空间”,这样你将面貌焕然一新,不过这将更不容易。我们先来品味几位善于营造人文教育氛围的教师的主要特色:

         全妮老师:话语如同是流淌在课间潺潺的溪水,神态俨然是同学们心中靓丽的大姐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这样被精心的呵护着。
        谭惠怡老师:语言丰富,尤其是体态语言帮助说话,化解了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难处,生动活泼、幽默动人,让感染充溢着整个课堂。

         钟建莉老师:通过精美的板书、生动的语言、悉心的指导、敏锐的观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原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杨定秀老师:在数学课中,情景教学贯串始终,在朴实无华中浸透着人文的关怀,难能可贵,如:神奇的小数点、小数点作弄人、排位游戏,让学生恍然明白,原来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沈佳露老师:一年级的体育课难上,但是沈老师在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中,具有宽阔的视野,总是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学生个性的表现,从而给予极大的关爱。

        王炯老师: 语言精炼,表到恰到好处,感染力极大,具有较高的实践智慧。

        这些老师的课设计上也许并无过人之处,细细分拆还会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们往往忽略不计,听来饶有兴趣,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十分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营造一种催人上进的“人文空间”,在这样的人文空间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感受到了关爱。

       引入“空间”概念是因为本届教学花会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启迪将更好的启迪我们的将来,为我们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空间应用:
       以下是一个空间结构图:(图略)
    

       透过这个空间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
       1、在代表理性设计空间的横坐标与代表感性人文空间的纵坐标中,构成了扇形式的活动空间,在这个扇形中,居中的一条射线代表的是理想的发展方向,我们称之为理想射线。
       2、在分解后的四个模块中,一一对应教学中的四种状态,一目了然,(当然,切忌教条待之)。对照教学目标“教什么”,可以十分直观的回答三个通俗问题:“学会了吗?”“会学了吗?”“学得快乐吗?”
       第一区间(低关怀、粗设计)表现为:没有学会,师生厌学厌教。
       第二区间(低关怀、精设计)表现为:学会了,不过学得很无聊。
       第三区间(高关怀、粗设计)表现为:没有学会,不过很快乐。
       第四区间(高关怀、精设计)表现为:学会了,会学了,而且学得很快乐。这是每一位教师所最追求的理想效果。
       3、每个人上完一节课之后,都可以在此坐标中画一条射线,射线的长短反映了活动空间的大小,与理想射线角度的大小反映了活动空间的质量。
 ……

       搁笔之余,我诚惶诚恐,实在觉得拿不出手,但既然是伙伴,我想,大家还是会收下的。也许你走进这片空间,觉得很温馨,令你豁然开朗,那么,谢谢你的鼓励,我将倍加努力。也许你觉得还很粗浅,在上面画上一些红杠杠之类的,那么我更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