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课题:新阶段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间: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上午

地点:浙江教育学院食堂三楼小礼堂

主讲人:省教育厅巡视员  张绪培

听课人、记录整理、供稿人:朱丽明  倪海余
  文凭时代即将过去,我们将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什么呢?

第一,健康。生理健康,心里健康。

第二,能力。不能成为书呆子,不能只会读书。

第三,人品。人品一定要好。

基础教育要让孩子在这三个方面努力,给孩子更强的学习、工作、交际能力。

我们有很多教育理念要改变。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过去。

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要是在美国会如何?如果是美国,很多人会崩溃。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由于变化太快,我们很多思想、理念、观念都已经跟不上。第一,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基础教育已经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阶段,我们现在进行的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不断的淘汰,小学升初中淘汰不适合读书的,以此类推。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应该选择的是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

美国教育部的门楣上有一条横幅: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教育法,美国的教育早中国五十年就进入了教育全民普及法。这样的教育目标才是真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来没有公立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如教会学校等。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少为赚钱而办学。资产阶级资本家都意识到必须让穷人也有文化,才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而我们中国有一个说法:富不过三代。第一代艰苦创业,第二代守业都守不住,第三代败家比祖辈创业还快。

要让孩子自己挑战自己。要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最痛苦的地方是孩子总是要与最好的同学比。孩子的性格一旦扭曲,就很难改变。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自信,一旦丧失自信,很难再站起来。其次,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学校。招生的两个学校最初没有交集,三年以后,学生会出现分化,一定会出现交集。学校没有好坏之分,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存在的。社会规律,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要动员家长,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么多年实践证明,挂读的孩子都不太能取得好成绩。孩子能力不及,却要到好的群体中去学习,从此进入恶性循环,第二天又进入一个听不懂的课堂,孩子的恐惧日积月累,孩子苦不堪言。

当孩子进入自己适合的学校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了适合自己的目标,有了前进的方向。举个例子:为什么杭州的烹饪业那么好,跟杭州的烹饪学校办得好很有关系。我们需要更新理念,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教育阶段。

第一,要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第二,要注重外延和内涵的发展;

第三,要迎接全民的普及的大众阶段。

要有信心,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要注重外延和内涵的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内涵发展。素质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主题。教育最终是为了让人更聪明,更充满朝气。

首先素质教育不是外加的,素质教育不是唱歌跳舞等兴趣爱好。

(一)素质教育就是按规矩办事。

现在的教育有规矩不按规矩办事,搞教育,基础教育,“三条底线”,“四个转移”。

“三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按规定招生,不抢生源。条例里对三条底线最了规范,第一条就有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有明确规定,不能进行考试。公办学校就进招生,不得跨区抢生源;第二条底线,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这是最低的要求,因为师资问题或升学考试科目等原因,很多校长都没有开足开齐开好课。

每门功课都要有专职教师,没有专职教师,就很难上好课,要逐渐配齐专职教师。要按照进度开好课,不能做夹生饭,为赶进度,先上完课,然后到初三炒冷饭,不断做题。这样的教育习惯跟素质教育不相吻合。《条例》规定的第三条底线,就是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现在孩子普遍反映睡眠时间不够,早早的六点就起来学习。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要保证,一定要让孩子们动起来。只要校长足够重视,体育活动一定能够开展起来。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是学生,我们能受得了吗?请老师们换位思考,试想自己是学生,能受得了那么多的课业压力吗?学校要安排学生能静能动。法定休息日不准组织补课。

“四个转移”,首先要将领导校长的心力转移到研究本校学生。现在的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读书的孩子都进入了学校,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如以前的学生了,其实是生源变化了。要了解学生,现在的孩子“六加一”,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一个人的成长依赖于角色的变化,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永远生活在大人的世界里,他们在大人面前只有一个角色,就是服从。现在学校里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不重视。不同区域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的教育要有的放矢。其次,研究课堂。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课堂里效率不高,课堂里应试痕迹太浓,应付形式太多。有些老师上课花样很多,很忙,但是不实用,重点不突出;有些老师娓娓道来,仅仅把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有些老师上课满堂灌。孩子的思维只停留在记忆层面,要深究一道题目,在变式中求突破。再次,研究新课改。最后,研究社会实践。素质教育是个全民的概念,我们最缺三个,1、社会责任感;2、创新精神;3、动手能力。我们必须开门办学,让孩子们走上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东阳一个小学校长将学校里的一块小菜园搞得风风火火,开垦,选中,多种经营,有机结合了各门学科。

(二)素质教育就是按规律办事。

教师们学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学心理学,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很少去用,用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只能逼得孩子们没有活路。也许搞体育的人还能意识到规律,央视冠军栏目,比如高建带领的体操队,被人称之为“魔鬼教练”的高建说:如果我是真的魔鬼教练,那么今天国家体操队根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再如刘翔的110m栏背后有那么多的专家科学安排他的训练。我们的老师要对规律有敬畏感,教育无非两条规律,人的生长发展规律;第二,教育教学规律。不要把素质教育与分数划上等号,我们现在教师的思维方法容易走极端,经常有这样的质疑:校长,你到底是要搞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

 

希望现在的老师被期末拉着走中走出来,把最高等级的分析理解层次下降到基础,“看到题目就会做,一做就做对”的条件反射不是我们教育要追求的,这样的学生已经没有任何理性思维能力,纯粹是做题机器。现在是“课内松,课外紧”以及“幼时负担重,大时不读书”的双重不合理现状,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摧残,从小将孩子书读怕掉,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读书还是读书,谁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学校里要安排孩子校园里的生活符合学生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左右大脑交替思考相结合的规律,规律很浅显,只要了解读懂了这个规律,典型例子说说魏书生,他刚接班的很多学生语文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魏老师步步引导,魏老师自觉应用教育的两个原理,最近发展区和评价的激励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正确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觉努力。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采访清华北大的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读这个专业,很多学生都不是因为兴趣,美国记者回去以后就写了一篇报道:美国不要急。说明中国的教育存在非常大的弊端,一味地强调分数,导致孩子们盲目读书,相对稳定的兴趣是孩子们的志向。美国,第一个工棚里停的是一辆国际拉力赛获奖的太阳能汽车是中学生自觉设计制作的,旁边有一个工棚是飞机,为了制作这架飞机,分四个组,第一组是资金筹措组,第二组是法律援助组,目前为止还没有投保,第三组解决动力组,第四组是飞行组。访美的学校校长傻眼了,回国后深思:学校是孩子做梦的地方,我们给孩子做梦的时间太少了。

落实新课改,新课改理念,一面大旗,两个转移。一面大旗,应对全民普及的到来,推出新课改。两个转移,第一个转移,单纯的基础教育知识传输转向孩子素质的提升;第二个转移,把教育的纯社会属性向人本属性转移。

新课堂三维目标的理解,教育不仅仅是双基,现在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孩子的能力,发展孩子的智力。教书是将人教聪明的能力,而不是变成教条下的青少年。情感态度主要是你的这堂课,你的学生喜欢不喜欢?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让学生喜欢是每个老师必须深思的东西。新课改的第二个理念:教学,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领导孩子的兴趣,形成孩子的志向,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做到这些很不容易,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懂不装懂,不要将孩子的好奇心掐死在萌芽状态,可以事后回去了解了解答孩子们的疑问。

要将课堂跟孩子的生活紧密相结合。举一个分子运动论的例子:红烧肉。

新课改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老师都要追问的境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新课改新课堂评价。首先是,把难度降下来,“欺负孩子,明天就让你下岗”;把死记硬背的题目降下来,题目要灵活,结合实际;将参加考试的人数降下来;多元考试综合评价的

教育现状最大的问题就是很浮躁,希望全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能静下心来,安心教学。校长收心干四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定目标,学校每一步怎么走,学校三年五年计划是什么?第二件事情是聚人心,树信心,校长要亲临一线,凝聚教师想法,要吃得起亏;第三件事是有载体,有行为群,目标有了,每年做什么?要公正评价每一个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对学校文化进行建设;第四件事是校长要提醒大家不要急功近利。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靠我们循序渐进,不要太功利,要争取能够做教育家校长,二不是单纯的行政校长。

老师要加强学习。一是要真正关爱学生,喜欢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些都是教师的责任;二通过学习加强对业务的钻研,要将书教厚,也要学会将书教薄。我们要研究每一门学科每一章每一节的重难点,制高点在哪里。要占领一片高地,不是全面包抄,要掌握对本学科的整体把握,要有自己命题的本领,要全面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要善于思考,没有自身的功底,任何理论都是肤浅无用的,将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1266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