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08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课题,作为实验区的代表,介绍枣园等十几个实验校走进课题组队伍。实实在在地说,那是我只是觉得“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研究使我们着重把视点放在研究“怎样教、怎样学”上,而“教学策略”和“学习者分析”项目可以解决我们困扰着的“为什么这样教”的难题。于是,我接近了课题、参与了研究。
作为“科研”的研究,这个课题还是有着他本来就有的神秘部分,有让“教研”人员不解的地方。困扰加上困难,我后来实在是因为忙碌而没有给予这个课题应该有的关注,他也就这样慢慢变温、变凉了......
           在2010智慧个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聚焦已有的研究,着手将“课改问题成因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后,开始从“直接关注队伍建设”转移到“重点关注课堂教学”从设计入手、着眼教学实施、开展教学反思。具体策略如下:
       研究构架:围绕本学科、本年段学生学习的实践确定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微观或中观)——结合课题展开教学设计的研究,变“磨课”为“磨教学设计”——获取“教学实施全过程”——围绕课题主旨目标,反观课堂实录,捕捉关键教学事件并试图描述(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环节)——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对所获取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针对性解析,形成教学个案分析报告。该课题研究将依托“教学策略和学习者分析项目”展开。
      实施思考:每个子课题围绕专题选择教学策略,每学期完成至少一次系列磨课+教学实施全程录像+反观视频实录,有目的的获取1-2个影响教学效果的典型环节,并做文字描述+组织课题组专家、同伴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认识做针对性个案解析交流——形成个案报告(每学期至少形成2两个以上个案分析报告)
  就这样,我又再次重新深入认识这一课题!

二、关于该项目的学习
(    注:    关于“教学策略和学习者分析项目”的有关信息,我略述如下,虽然只是我现有的理解,但必定将成为我“课题教研”深化实践的重要支持性策略。于是,试图通过描述加深自己的认识,也就为我的拙劣表达遮羞了。)
“新课改教学策略”“学习者分析项目”工作推动研讨会(概要整理)
一、课题背景
本课题是08年北京市教委委托的新课改项目;项目负责人是教育学院李方院长,具体实施人是时俊卿教授;课题学科专家主要有张均褫、杨少波特级教师等;课题实验校有中小学若干,涉及崇文、西城、海淀、朝阳、大兴、昌平等多个区县。
二、课题研究历程回顾
08年与奥运同时启动。
1.推进体制:行政委托展开、学术手段推进、基层自愿参与(近200所中小学);
2.存在问题:行政推动力度不够——信息宣传和与上级沟通不够;测量需要工具、问卷需要教师设计,这些有一定经费和能力局限的难度。
三、项目推进工作程序(操作流程)
1.设定学习任务:
使课堂观察的目标明晰(效果评价容易有针对性)
2.确定分析的项目(学生、老师、条件......)
根据主题确定所选择的策略,围绕策略的体现及效果显现展开分析。
3.确定用什么工具,具体怎么分析?
统计软件的选择与使用培训 是关键
4.怎样的出结果?得出什么结果?
5.提出具体对策,进入教学设计。
“十二项教学策略”的本土化过程、教学设计的环节从始至终都有“分析”,有众多数据
6.形成性评价,完成方案设计
从众多数据的反映,推断学生心理等问题。这样的研究利于体现“学生本位”的学习理念。
7.实施方案
也就是“试讲”环节,一般只需两次。
8.教学过程的客观观察与监控
“教学设计的过程”对比“教学实施的过程”
9.过程结果分析,建立数据库
声像情等资源、成果的积累。(课例、案例、随笔等)
    四、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1.教学策略的本土化(杰瑞.布劳菲)
所谓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
  1999年下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与国际教育学会合作开始推出《教育实践系列丛书》(英文版)。由美国著名学者杰瑞.布劳菲(Jere Brophy)主编的“Teaching”(教学)。作者总结了国际社会关于教学问题开展的大量实证研究成果,将有效教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实践策略进行了简明概括,其中主要包括:其中主要包括:建立富有激励性的课堂气氛;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向;依据学生需求设计课程与教学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合理设计课堂讨论;支持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组织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努力提倡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实施有效的学习目标评价;保持对学习者积极的成就期待等
  2.教与学设计策略模式包括:①自我反思、积累模式;②吸收模仿模式;③组合应用模式;④引进修正模式;⑤跨科借鉴模式;⑥改革创新模式;
 
3.教学运作的策略模式包括:①课程式;②渗透式;③诊疗式;④交互式;⑤咨询式;⑥自省式;⑦调控式;
4、学与教策略的评价与训练: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多种学习形式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策略的评析、训练与应用。
5.策略库ss.eduwindows.com
6.教师通过积极寻求教学策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五、项目实施策略
具体措施:
1.前期的调研和筹备阶段:项目实施方案工作、     集中理论学习和研讨、    同步实验研究、   实践研究、分课题研究、完成子项目报告会
2.追踪指导和评估并完成整体报告阶段
3.成果总结、交流和展示阶段
4.新课改教与学策略通讯录
六、项目推进影响
1.项目价值
政策价值:与课标一致
理论价值:新课改的方法论;育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实施与监控评价
实践价值: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效益的必然选择;实施新课程的必然选择;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2.项目困惑:来自教师的困惑是能否做持续性研究
3.项目成果:     6本书;
七、2010下半年工作
1.进一步规范和系统协调
主题与总项目思路要统一(认领12项教学策略做验证或本土化研究)
推进程序规范(诊断--设计--反思并完善--教学实施--过程数据整理和成果的提炼)
注:关于成果交流要改进,不能只注重交流“事实”,更要交流“方法”
2.项目的分批推进
(1)新进入的要从十二项策略入手,做所谓”贴标签“的研究)
(2)部分学校启动本土策略的研究
         完善实验校已有研究为基础,开展创新研究
3.成果总结的完善、宣传
(1)专题成果的完善、成文、发表
(2)成果的网络交流
(3)著作出版(语文出版社)项目组将支持书号,成果所有者出印刷费即可
(4)总项目组网站建设
(5)争取行政支持力度、真去学校参与热情
4.强化项目管理
分区组建项目组(区县、重点校)
加强总项目组的分级指导、管理和服务等
组建核心组、实施常规、协调

附一:石旸处长点评:成绩辉煌,任重道远

附二:一些观点
*《学记》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团队学习理念
*本课题是“研课为载体:课前设计、课后分析、数据说话——设计课堂观察量表”钢院附中宋主任观点
*“科研指导下的教研“和“以教研为基础的科研”——张均褫老师谈课题
面面俱到,不如一点独到——时俊卿

科研有高度,教研才有厚度——郭世安副院长
*课题组还需要对下一步研究的路径和前景介绍清楚;   课题会形成什么样的成果?该如何推广?——石旸处长
*时俊卿教授谈“科研指导下的教研”:
由科研补偿的经验性教研:由经验做起,然后“贴标签”(有经验教学者),标签贴对了,利于对理论或理念的理解。
纯科研角度的教研:调研、提出假设(已有十二个策略假设)—调查量表摸底数(测量+问卷+测试分析等)——选定策略、做出设计(磨设计、逐步骤分析)——观察实施(统计数据分析)
强调:结果数据积累(课堂观察数据)
           作品的积累(课例等)
           分析数据来源及说明的问题
            形成研究报告
附三:我的体悟与思考
教育学会课题“教学方法创新”之“关键教学事件研究”推进的技术支撑是“教育学策略和学习者分析”项目(平台推动+学术推进)
“课题教研”的实施策略体现为“支持教师有效参与研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