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孩子学校布置家校共读活动,倡议家长写读后感,女儿相应号召,要求妈妈“必须写!”于是,为满足女儿的愿望,也为珍惜这次互动机会,我在忙完家务之余,就一直在书柜前踟蹰、打量,考虑选哪本书适合与老师或家长朋友们作交流。上下巡视一番,《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下子跳入眼帘,我将其抽出,小心翼翼地摩挲书面、凝视着作者那深邃、刚毅的目光,禁不住回忆起初读此书时的如饥似渴、夜不能寐,于是展卷落座,再一次捧读起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看似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本书开篇,也是作者这次作为哥伦比亚教育学院访问学者的第一天,开始自己36天教育之旅、思考之旅的起点。再具体说,这个问题源于作者首日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一位课程专家共同观看中国教师常态课堂实录时听到的质疑:为什么摄像机在课堂上只摄老师?为什么只见老师在那里指手划脚?为什么所有老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字幕?课堂上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的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
作者写到这位西方学者的率真让他感到了思维的威胁,而我,作为信奉并推行“学生主体”口号的人看到这里冒了冷汗:这些现象我们平时恐怕是司空见惯了,我们甚至还可以做很多下意识的解释,说“常态课堂机位有局限”、“这样的字幕设计可以使观者清晰教学环节”、“老师这样的课堂提问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很正常”等等。殊不知这些“习以为常”恰恰暴露的出“学生是课堂主人”这一看似深入人心的课改理念,实际还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未成为广大教师内心的认识。很多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仍然深深盘踞在教育者的内心并真正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口号”喊得再震天也只能是“口号”。由此,我又联想到儿子的开学典礼,典礼上很多关心学校发展的来宾,一系列程序、一个讲话和表态害得缺觉的孩子睡着了——看来他没有感受到开学的快乐而是无聊;联想到我们见到的一幕幕课堂实景,少数“精明”的孩子揣摩着教师的问题、投其所好地提供着配合的回答、享受着老师一个个赞赏的目光——事实上,更多的孩子无所事事,没有机会体会“主人”的被关注、被尊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者在这一问题上与西方学者有强烈的共识,这在文中的另一个话题也有充分体现,那就是—— 对强势学生说“不”!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家都有三五个孩子,这其中注定有一个思维敏捷、反应快的,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平日的吃、穿、玩儿等方面处处占先,这些“强势孩子”的表现实际是一种资源紧缺下的“弱肉强食”。当下,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在家里各个唯我独尊、当仁不让,可到了学校、进了课堂可就不同了——班级像个大家庭,课堂里的小伙伴中也同样有少数“强势分子”,他们表现出的强势往往是抢占课堂有限的时间资源,这一点中西方没有不同。作者在考察中就观察到这种现象,只是比起我们的“见惯不怪”,作者欣慰地看到美国老师的巧妙做法:课上,老师只发给每位小学生五根“发言棒”,有了这个限制,强势学生开始思考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如何把“发言棒”用到当用的地方。而习惯当听众的学生,也掂量着手上的发言棒,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过后访问这位老师,他谈到这样的观点:“不要以为纵容强势学生仅仅会伤害弱势学生。即使对强势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不幸。因为,一个人一旦离开校园,踏上社会,还是一味的强势下去的话,他们可能走向人生的失败,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不会容许一个人处处强势的”。我们的老师们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我们的家长经常有进课堂,我们在看到自己孩子课堂充分展示时的开心、看到自己孩子次次没机会的落落寡欢、乃至无所谓,我们的心里会怎样呢?我是真心期待我们的课堂也有这样的“发言棒”。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是李希贵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这36天的智慧激荡之旅,教育思考之旅天天精彩,全书为教育界人士客观清醒地看待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面面镜子;为家长们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视角。我爱不释手,推荐您也看看!
 
 
 
刘芳(王童卉妈妈)
2010年4月4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