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稿,未经审阅)
从活动回顾开始反思:
一、教研的本质
教研员首先应该是有效的、真诚的学习者。
教研员是教师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引领者。
教研员与教师应该是同学关系,而不是“教”与“学”的关系。
——教研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同伴、共同学习的活动。
1、传统教研模式和同伴研修模式的区别
过去的教研:往往采取的是“告知”或“展示”的模式,多是向上学习——专家、优秀分子等===立足“儿童教育学”
同伴研修式的教研:是一种共同建构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交互的过程===基于“成人教育学”
2、“成人学习理念
特点:
目的性明确(决定是否感兴趣)
带着经验(参与;分享;共献)
时间有限(效率性)
专业归属感(?)
方位:
向上学习;同伴学习;向下学习(服务对象或比自己劣势的人)
——成人,当你感觉被尊重时,会愿意学习!
——专业,其服务对象具有不可选择性,例如医生。
       [传统教研带有某种功利色彩,大家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己需要的对象进行支持性服务——(我个人觉得以往的教科研大多是不选择对象、面向群体的服务,只是局限于各种实际困扰,使教研本身有些变异)]。
3、教研观
教研绝不可以选择服务对象,而应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支持。
教研是资源加工机制,要创造性地去发现、加工、梳理我们当地的经验资源,更要善于利用和传播资源。
教研是一种选择性成人教育,是基于深刻体验的学习过程(要思考怎样把大家带到情境中去)。
教研员本身要努力成为优质资源。
二、教研机制
(一)研修机制维度
1、教研策略
2、教学专业
3、教学制度
4、教研工作标准
追求:形成大兴区教研新模式(因小见大,寻找典型;建立机制,团队共进)。
(二)同伴研修步骤
1、需求:问题切入;对象观察(学生);资源分析(外部、本地)
2、过程设计:预设
3、实施:实际比预设要丰富得多
4、后续跟进:整理(视频、文本);反思(个体角度、归类整理);行动(校本、行政、业务)
5、专题性资源:专题案例
追求:着眼于如何帮助老师适应这种社会需求。
(三)同伴研修实践
调查了解——加工整理——提升智慧
总结李淑环老师教学经验
教师研修实践案例
教师专业成长生涯
团队建设
资源建设(指导性、可借鉴性)
追求:探索一种多角度参与的教研。将项目后续作扎实、深入,以期项目拓展领域更宽。

研修理念:当你成全别人的时候,也就成全了你自己。


附:高中生“良好益友”新解——上课时良师,下课是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