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2, comments - 3,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教师博客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当然不能忽视古诗词的教学。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上,致使古诗词的审美意蕴被拆得支离破碎,失去其审美价值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发挥联想和想象力,体会古诗词的内蕴美。
      一、意境的定义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外物相同意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要创造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关系,从内容上说,表现在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的辨证关系;从形式上说,表现在藏与露、虚与实、跳与联的辨证关系。通俗地说,即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表象、外物,是客观的、可见的、具体的、生动的;即诗歌通过所要表达的内情、主旨,是主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概括的,是象所蕴籍的情意。只有从内容、形式上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创造出诗歌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高度合一的艺术境界——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形神情理和谐的融合。换句话说,意境是文艺作品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的高度统一的艺术环境,是作者渗透了美学思想和情感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意境是一切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所追求的审美目标,是我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极为重视的一个审美课题。
      二、意象整合,体味诗词的审美心境
      意象,就是融合了作家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如春草等。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愁心无处可寄,只好寄予善解人意的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以杨柳表达与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王维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中对朋友相思的比喻更有意思。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比作遮挡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鲜,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意象。
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找出上阙的意象有明月清风稻花香蛙声,这一系列意象构成了夏夜幽美的景色:皎洁明月,微微清风,幽幽稻香,乌雀飞啼,蝉鸣高挂,蛙声一片,展示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与淳朴农民的深厚友谊。
明月、春草、水、春色等都是具体的意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具体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更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
      三、想象手法,体现意境美
      想象手法在唐诗中被广泛应用,诗人借助奇妙的想象展现丰富的情感世界。下面从三个方面举例赏析。
一种情况是从此地遥想彼地的情境,着眼点放在空间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年轻的诗人初到长安,生活在这个繁华而陌生的环境里,而且又是这个环境里的陌生人。独在异乡为异客,两个字突出了十人寄居外乡的孤寂心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普天之下华人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共同心声。
第二种情况是从现在预计将来的情境,着眼点在时间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诗人客居巴蜀时寄赠远在长安的家人之作。诗人写得很平淡是为了减轻家人的精神负担,在这里,诗人写出了自己的期盼,也代家人写出了共有期盼,诗人的想象给我们刻画了西窗剪烛这个典型细节,渲染了重逢时亲切温暖的气氛,加浓了今宵遥想时悠然神往的情感。
      第三种情况是将时间和空间都揉进想象中去,诗中既有现在对未来的设计,又有此地遥想彼地的情景。 若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这首诗里,杜甫有对未来团聚的渴望,有对战乱的愤恨与谴责,整首诗诗人的思维跨越了地域,穿越了时空,此景言彼情,全凭想象,抒写了感自肺腑的人间至爱。
四、艺术形象,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遽阔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何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呢?具体地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画面,二是抓情感。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一艺术形象,看似平淡无奇,却把那种田园情趣,闲适恬淡之情,淳朴诚挚的情谊溢于言表,呼之欲出,与恬静秀美的风光融成一片。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向学生展示意境相同的山水画或自己绘制的图画,这样,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对诗人的形象艺术理解,揣摩诗中蕴涵的意境美。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鸭古道西风瘦马的荒凉与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睹物思乡,愁肠欲断的心情就不难理解了。
这种景与情的融合便构成了诗的意境,所以读诗要从把握诗人的艺术形象入手,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Feedback

# re: 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意境  回复  更多评论   

2011-01-05 14:53 by 张文清
来看看你。。。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