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知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愿乐学、乐思、乐问、乐做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posts - 62,comments - 515,trackbacks - 0
【个案】

  妈妈奖学金的“破产”始末

  周女士,是一位高级女白领,她在公司管理中驾轻就熟,深孚众望,在业界是颇有名气的女强人,但是,周女士惟独对自己的儿子超超感到无可奈何,力不从心。原来,超超去年上小学5年级了,虽然很聪明,但就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完全是随心所欲地学习,高兴的时候,看一会儿书,不高兴了,就想方设法地偷懒,学习成绩自然是处于下游,让周女士特别烦恼的是超超对此不着急。 对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周女士显然非常难过。

  开始的时候,周女士采用过说服教育的方法,给孩子讲解学习的重要性,塑造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她发现孩子由于年龄太小,许多道理孩子似懂非懂,讲道理的方式收效有限。后来,她从同事那里学会了奖励方法,很快,她给儿子制定了一个“各科成绩奖励条例”,比如,各科成绩达到了多少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奖励,周女士制定得很认真、具体,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同时,周女士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增加奖赏的设置。

  很快,周女士苦心经营的“妈妈奖学金”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超超对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仅态度变得认真了,而且也更加勤奋了,不再马马虎虎,也不再敷衍老师,学习成绩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仅仅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周女士发现孩子故态复萌了,又开始对学习三心二意了,周女士于是制定了更加丰厚的奖励办法,但是,孩子的学习情况越来越糟糕,周女士找到我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妈妈奖学金”制度已经“破产”了。

  

  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寓教于乐,是提高孩子学习内在动力的好方法。小卡/摄

  【分析】

  物质奖励有效,但不能滥用

  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人们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有些地方,用钱能买来地位,用钱能买来身份,但是用钱能教育孩子吗?很多家庭都有“父母奖学金”奖励孩子的学习进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达到某种要求需要获得某种物质奖励,某些外在的奖励和刺激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作用的。比如,企业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用高额奖金来作为动力。但是,物质奖励一定不能滥用,仅仅依靠外在因素的刺激,一旦失去吸引力,就不会再有驱动力了。

  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人生任务,必须从内心深处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仅仅凭借物质奖励。超超开始为了获得妈妈的奖学金而踏实努力,但当他不再感兴趣的时候,就很自然地“旧病复发”了。一个人的成功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重要,因为内在的刺激更加持久,也比较强烈。

  

  孩子能够认真而又安静的学习,这是多少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小卡/摄

  【建议】

  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一,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孩子发现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到的知识有很多用处,可以让人们做很多事情;第二,和孩子全面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把学习知识和他的兴趣爱好融合起来;第三,家长要在家少玩多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家庭的学习气氛,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强,一个贪玩偷懒的孩子也多多少少投射出家长的生活影子,一个对享乐没有控制力的成年人,要求孩子有自控力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比如一位母亲一边看电视剧,一边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写作业,这样的效果就不如你先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本杂志,或者专业培训资料,陪孩子写完作业再去看电视,在这些细节之处多注意,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真正激发起孩子内在的成功动机。

posted on 2007-11-19 20:56 孩子王 阅读(86)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教子大家谈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