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490,  comments - 150,  trackbacks - 0

三次备课带来的反思

——聆听顾泠元院长报告有感

裘锦秋实验学校  杨旋华

周二,我们名师室的全体成员又一次聚集在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一起聆听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玲沅老师的报告《行动与文化的变革》。报告从07年的调研谈起,通过生动的语言、专业的理论和详尽的案例介绍了“提高在职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及“教师学习的深刻转变”。

在“关于老师专业知识问题”中,顾泠沅院长说起他对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研究,概括起来是备课上的独特做法——三次备课法:“二次反思,一个突破”,老师上课要备三次课,第一次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判断写教案,然后翻阅大量的资料、教参作为第二次备课,这中间有一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写资料的专家学者之间差距在哪里?第三次备课是上了实践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把教案再作修改,这之后又有一次反思,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想“纸上谈兵”和“实际操作”之间有哪些问题,一个突破体现在对教学的研究水平上。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于漪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活动,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案只有在课堂上的有效实施才能体现其价值。课后根据课堂教学状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行为中暴露出来的教学原理。这“三备课二反思一突破”给我深受启发。回想我校提出的校本教研的三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理念,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公开课”、“研讨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看观摩课,分析个人教学反思、设计学案、教案后反思,还撰写反思日记、反思札记等等,起初真的感到繁琐,忙,甚至萌发过“不干了”的念头,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反思,自己确实提高很快,成长很快。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今想来,学会反思,应该是教师加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才是一种积极的挑战,如果教师养成了自我反思的习惯,形成深入研究的意识,那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就能始终保持一种敬业的、开放的发展的心态。而我们的导师黄静华老师也正是有了不断撰写“班主任日记”,不断对自己班主任工作进行反思,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今天的报告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也让我们深受启发,在专家引领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改造,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付诸行动,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行为趋于合理,相信必定会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效果,真正使自己从教书匠向个性化研究型教师转变。

     

      

 

posted on 2007-11-18 20:19 我们的工作室 阅读(347)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