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490,  comments - 150,  trackbacks - 0
 

启动内因,缩减差距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有感

裘锦秋实验学校  杨旋华

很久以前,学校曾发过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暑假里,静下心来拜读,对于这位大师,确实有很多地方让我敬佩!很难想象,早在四五十年代前,他对教育就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并且时至今日,他的很多教育论断仍然被人们所沿用。而且,他还是一位从实践中来,并且最终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典型代表。虽然只有看这100条建议,好像只是建议,却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一片苦心,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

  提到他写的这些建议,几乎每一条的建议与我们都息息相关,而且有些甚至可以现学现卖,像分层次对待学生以及作业,教会学生阅读(读与思结合),教师的教育素养等等建议,对于教师而言,或多或少都有些启发。 想起我们沸沸扬扬的分层教学,原来这里也早有阐述,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别对待,因材施教,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书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转变差生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充满豪情地说:“凡是智力发展上没有病态偏向的孩子,毫无例外地都可以顺利获得中等教育,不及格和留级现象是教学工作差的后果。”记得自己常常抱怨我们的学生生源差,民工孩子多,把学生的成绩差归罪于孩子的家庭环境差等等,看了大师的话,真的感到很惭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转差的基础工作在于让差生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差生获取广阔的课外知识。这样,差生参加的活动越多,阅读、写作、思考的东西越多,他的学习负担也就越轻,当其知识、智力水平走到了教材范围的前面,他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就容易了,从而也就解决了“差距”的根本问题。故而,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老师们:“消灭负担过重现象不能靠机械地缩减规定的知识范围,而要靠学生智力生活的内容和性质,要靠丰富那个衬托学习活动的智力生活背景。”那种让差生死啃书本,不求拓宽知识面的做法只能使差生永远落后于学习集体。所以我想调动学习情绪是转差教学的关键,差生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情绪状态低落,甚至厌学、逃学。因此,不启动差生学习的这一“内因”,任何转差措施都将化为乌有。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差生学习的积极性看做是启动转差工作的“钥匙”。他认为这项工作要做好两点:第一,使差生树立自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应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这样,通过发展差生的个人倾向做到让每个差生或者在学业上或者在劳动中取得成绩,这种成绩便能成为激励差生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支柱。第二,要创造条件,给差生大量的“智力劳动”的机会,使差生学习心理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苏霍姆林斯基坚决反对教学中差生被动地死啃书本知识,机械地学习。认为这种教学只会有一种结果,那就是由于学习索然无味而最终放弃。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些教育理念,真的读来深受启发,可以肯定,只要我们把无限的爱心投放到差生中间去,爱他们,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相信他们,我们的工作就会有满意的结果。

posted on 2007-08-21 14:29 我们的工作室 阅读(124)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