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490,  comments - 150,  trackbacks - 0

都是“猜忌”惹的祸

大同初级中学    赵海珍

 

情境回放:

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来到自己班级教室去监督学生的二分钟预备铃的准备情况。我人还未进教室就听到里面传出恶毒的沪语叫骂声,听声音应该是男生小 C 。我赶紧现身门口,教室里马上一片安静。我本预想小 C 会立刻停止叫骂,正如以前多次出现过的类似现象。但是这一次小 C 不仅没有停止的趋势,反而是叫骂声越来越大、言辞越来越恶毒,根本就不理会我这个班主任!

这是怎么啦?是什么让平时一贯比较安静、内敛的小 C 如此的失态、如此“嚣张”?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制止小 C 时,更令我惊诧的事紧接着又发生 ------ 另一个男学生小 X 操起身旁的椅子,满脸怒容地奔向小 C 而去,打算用那把椅子去砸他。事情到了剑拔弩张的份上,我也顾不得其他了,我大叫一声 ------ 住手!可能是我的一声“历喝”,他们的行动稍微停顿了一下,旁边的另两个男孩子趁机把他两分别抱住,我同时示意那两个男孩子把他们拉出教室。于是在我的呵斥声中,小 C 和小 X 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拉出了教室!

就短短的 2 分钟,简直像是动作片的镜头,而这就发生在我的班级!

事件处理:

到了教师办公室,小 X 倒是马上平静了下来,马上承认刚才的一时冲动,并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而小 C 却是继续的情绪激动并且作为一个大男孩更是涕泪俱下!

我决定让小 X 先回教室上课,而小 C 继续留下接受调查。我接着想要询问小 C 事情的经过,而他的激动情绪根本没有任何好转,他大声的哭,大声地为自己辩解,双手不停的挥动。我根本听不清事情的原由及经过!我决定改变策略。我示意小 C 坐下并递上两张纸巾。“老师给你 3 分钟,你先平静一下,因为激动不利于我们解决问题,好吗?”

他后来断断续续的叙述总算让我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当他课间十分钟休息时站在窗口欣赏窗外雨景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好像在背后议论他。他回过头一看,原来是小 X 及小 X 的同桌在对着他指指点点并在掩嘴而笑。据小 C 述说,小 X 一直在与不同的同学在背后议论他、取笑他,并且他已经忍让了好久了,到今天他实在是太过分了,所以才回骂脏话回击。我说:“那你怎么知道小 X 是在议论你?在恶意地取笑你?”小 C 说:“我就是知道他是在我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又不是什么怪胎!我也不是动物园里的动物!我现在又没有什么地方招惹他!他为什么要恶意破坏我的名声?”

后来我经过多方查证,那天小 X 的确是在议论小 C ,但是并不是恶意的,只是觉得他站立的姿势有点好笑,因此才和旁边的女生在笑。而平时的确没有去恶意中伤他、取笑他。

说实话对于这种过分的神经过敏的集中突现,作为班主任的我的确没有处理经验,我第一时间能做的是 ------ 事件冷处理。

事件反思:

我一直坚信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他们的行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而此时他们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也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因此我针对此事去查阅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看了心理学研究资料,了解到这其实是一种叫“猜疑心理”的心理问题。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逃至吕伯奢家,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杀无辜;云南大学马加爵也是由于猜疑同学看不起他而杀人泄愤。因此这种心理不但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于人际交往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加以疏导,后果可能更不堪设想。

导致猜疑的主要原因有:

1. 有的人在某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但自尊心过强,因而总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的缺陷,看不起自己,越想越信以为真,陷入猜疑怪圈而无力自拔。

2. 有的人曾有过轻信他人,遭受失败的经历。他们以往比较轻信别人,视为知己,告知许多个人隐秘但却遭到欺骗,从而产生巨大的挫折失败感,甚至导致很强的防御心理,不愿再信任他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怀疑、猜忌

克服猜疑心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理性思考,不要无端猜疑。当发现自己生疑时,不要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样想?理由何在?如果怀疑是错误的,还有哪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有利于冷静思索的。

2.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只看到缺点就灰心丧气,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和自爱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会给他人一个良好印象。

3. 增强对自我的调节能力。首先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认为别人总把目光和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过于敏感别人的议论,要调节自己的心情,要多想想如何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汲取经验,以便下次把事情处理得更完美,而不要时刻处于对自己做过的事的评价与猜疑中。

4. 加强交流,解除疑惑。如果过分猜疑而无法解脱,索性真诚地与对方交流,沟通,通过谈心,不仅可使自己的人品思想让对方了解,消除误会,还避免了因猜疑误解而产生的冲突,这样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能把自己从猜疑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有的因猜疑心导致狭隘心理,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危害,因此需要加以改变。如果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恶劣、充满冲突和冷漠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变得言语谨慎,情绪压抑,性格内向或是与之相反,出现性格暴躁,易生猜忌,等不良性格;如果学生在班集体中有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自信心强。

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科学知识,只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才会不畏险阻地追求美的理想。因此我们班主任应该积极投身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高尚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posted on 2006-12-18 07:53 我们的工作室 阅读(237)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学为人师(三)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