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490,  comments - 150,  trackbacks - 0

自信浇灌出成功果实

                                                                                                         ————《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读后感
                       光明初级中学
     高飞

手捧《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一书,顿时被书中精彩的一个个小案例所倾倒。这些点点滴滴,在自己的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都曾经碰到过。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恼。书中的经典教育案例和评析,对我起到了很大的点拨作用,值得借鉴、模仿。尤其是在读到《告诉学生“你能行 》这一节时,感触颇多。

这个案例介绍了美国著名学者、教师詹妮斯 .温弗尔帮助自称“弱智”的一班学生树立信心、走向成功的过程,并对自信心的作用和怎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做了精辟的阐述。在看完之后,我感觉,不仅成绩落后的学生需要教师帮助树立信心,其他类型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只不过侧重点可能不同。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 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也就是说,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些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补充的第八种智能为自然智能。人总是在其中的一项或数项智能上有突出的表现,而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他人。通俗地讲,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的人,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平时关注学生,找到他们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有一年我接手预备年级的新生,一个多月以后,有一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女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人长得挺高大的,比同龄人看上去要稍微成熟一些。平时表现非常好,学习认真,就是胆子很小,显得很拘束。我很奇怪,就有意识地观察她日常的行为表现。我发现,她很少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在课堂上也有些紧张。后来多次和她交流沟通,才知道她是个小学从外地农村转到上海的学生,曾经被同学嘲笑是“乡下人”,不和她玩,因此下意识地还觉得自己还是个外地人,比城里人感觉矮一截,产生了自卑情绪,不敢与班级里的同学正常交往,做事畏首畏尾。搞清楚问题症结就好办了。我开玩笑地问她,“你看我是哪里人?”她回答说,“当然是上海人了。”“哈哈,你没说准,我和你差不多,也是从外地来到上海的,刚开始连上海话都听不懂,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心里真是难受。后来想想,大家都是同样的人,害怕、躲避也解决不了问题,试着去克服,也许我能做得比他们更好呢。”在帮助她解决“外地人”和“上海人”的认知问题后,我着重培育其自信心。“你看,你的年龄比其他同学稍大,你的爸爸妈妈都说你很懂事,我相信你在班级里同样可以做得很好,把大家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你的学习成绩很好,可以多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嘛。”我动员她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通过组织自修、结队互助、统计作业情况等工作,初步让她接受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使她自己感受到“我能行”,从而产生迁移,进一步激发兴趣、磨炼意志。以后几年中,通过竞选中队长、大队委员、大队主席、校团支部书记,她经受了多次的考验,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并由于一直保持学习上的领先,被保送到市重点高中。同学们碰到心里有事,都愿意和她说说,亲切地称她为“阿姐”。

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定位,把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帮助他们找到最佳位置;克服自卑,树立信心,从而完善人格,追求卓越。让我们期待学生们那响亮的一句:我能行!

posted on 2006-08-29 23:27 我们的工作室 阅读(212)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