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490,  comments - 150,  trackbacks - 0

从客观、积极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上海市尚文中学:金  

2006 2 25 日,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百万家庭学礼仪”系列学习活动正式实施。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06 4 3 日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上海市民“践行公共道德”的教育实践活动。现在初二年级的学生,在 2010 世博会召开之即,正是 18 岁成人之即。在此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对身边礼仪进行探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分析事物,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能自觉用礼仪知识引导自己的行为,用漫画、诗歌、顺口溜的形式进行创作,传承礼仪,以利于学生今后在社区、街道开展礼仪宣传活动,所以开展这一课题的探究是符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

2006 5 31 日,我开了一节“礼仪在我身边”为主题的探究型课,本节课属于课题探究的中期阶段,旨在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次阶段性交流与总结。课后,区教研员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也进行了总结反思,认识到从客观、积极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一、客观才能全面和真实

案例 1 :利用观察法进行探究的小组,用照片作为载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进行了一阶段的探究后,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全部是反面现象。比如,坐姿方面,照片中的学生不是东倒西歪,就是在课桌上翘着二郎腿。我问学生,难道全校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吗?他们回答不是。那为什么观察后拍摄的照片全是反面现象呢?学生说,他们想找礼仪有问题的方面。学生往往对纠错的内容感兴趣,但已经偏离了探究的主题,主题是身边礼仪现状的探究,肯定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而学生探究的仅仅是礼仪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再次修改,拍摄的照片中,大部分为学生遵守礼仪的行为,小部分是违反礼仪的行为,这是符合现状的。可是同样出现了不尊重客观事实的现象。在一张介绍课间学生文明休息的照片中,同学们坐姿都是端正笔直,象松柏一样,宛如在军训。这也是脱离现实情况的。

案例 2 :利用调查问卷法进行探究的小组,对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中礼仪规范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做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在家中礼仪比在学校中做的最好。课堂中进行现场举手调查, 28 个学生中,仅有 3 个人认为在家中做的好。寻其原因,原来小组在设计问卷时,已经主观认为学生在家中做的好,从而导致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有关学校的问题有 5 道,家中题仅 1 道,因此得出错误的结论。

结合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往往会加入大量的个人主观印象,探究结论也强烈地打上个人的主观态度。这导致学生无论在资料收集、筛选、整理,还是探究结论报告中都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现象。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都应提醒学生探究的严谨、规范、科学性,做到客观、公证、全面。

 

二、积极有利身心发展

指导过探究型课程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中期交流阶段或展示答辩阶段,为了使自己探究的成绩能胜过对方,学生之间、各小组之间往往是在给其他人或其他小组成员“挑毛病”。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从正面引导学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

(教师引导)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听其他小组进行交流的时候,要认真记录,找找每个小组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课题。交流小组的成员们也认真思考自己小组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找出他人优点)

学生小黄:“他们小组对数据进行了认真的统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学生小李:“他们在拍摄照片是,对于反面照片,他们在同学的脸上都打了马赛克,这注重保护学生形象,我们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

(发现自己优点)

学生:“我们小组在进行探究时,把从课本中折射礼仪的段落语句都摘抄下来,并且都进行了分析点评,这是一项很大的烦琐工程,可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是我们小组的优点。”

(提出合理建议)

学生:“我建议他们小组在本阶段先进行学生身边礼仪的探究,在下一阶段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古今礼仪的对比探究。” (针对跑题现象)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教师的引导,在交流中,各个小组气氛友好,大家都真诚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更多地看到他人优点长处,从而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知道前进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完成下阶段的探究。学生之间的友情也加深了。从正面、积极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posted on 2006-06-21 20:47 我们的工作室 阅读(223)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学为人师(二)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