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3  评论-0  文章-0  trackbacks-0

浅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趋势问题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

 

提要: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终究要走上社会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选择职业必考虑工作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也由于人往高处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必首先选择发达地区,选择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当发达地区和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人才饱和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必然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向农村流动。

 

关键词:中国; 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生; 就业趋势;

 

20071031 ,北京晨报(记者 罗德宏)《教育部:2007年有约144万应届毕业生未如期就业》:据介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到今年9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但是仍有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 “今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增加。”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些毕业生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的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这一变化和目前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比如到西部农村地区的毕业生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可以代偿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另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的0.4%左右。

就此,我们浅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趋势问题。

 

 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选择到城市就业

 

人所共知,中国是二元社会,国家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8064万人,占总人口的37.7%;乡村居民79563万人,占总人口的62.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0212万人,占总人口的39.1%;乡村居民78241万人,占总人口的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2376万人,占总人口的40.53%;乡村居民76851万人,占总人口的59.4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8%;乡村居民75705万人,占总人口的58.2%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6212万人,占总人口的43.0%;乡村居民74544万人,占总人口的57.0%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7706万人,占总人口的43.9%;乡村居民73742万人,占总人口的56.1%

2001全国城镇居民48064万人,占总人口的37.7%

2006全国城镇居民57706万人,比2001年的48064万人增加9642万人。

2006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43.9%,比2001年的37.7%增长6.2个百分点。

今后,中国的城镇化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每年乡村人口改为城镇人口的1300多万人,其中600万左右,还不到乡村人口改为城镇人口总量的一半。国家不提倡把大学生的户口改为乡村人口。

中国存在城乡差别。城乡居民对比收入悬殊。城市的生活条件比农村优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全国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实际增长4.2%。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1748元,实际增长5.7%。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7.9%47.8%,均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

2001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6860: 2366=2.86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实际增长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2%,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

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7703: 2476=3.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1%,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6%,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

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8472元:2622=3.2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

2004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9422元: 2936=3.2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

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10493: 3255=3.2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

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为:11759元:3587=3.2781

以上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多8172元。

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由市场配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高智商群体,选择到城市就业是必然的。

 

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选择到发达地区就业

 

人所共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31个省市自治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

2006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初步核算,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当年人均GDP达到15930.79元。按一年365天计算,全国平均每人每天国内生产总值43.65元。

根据地方年度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按2006年常住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序。

(1)上海市56732.62元、(2)北京市49505元、(3)天津市40961元、(4)浙江省31684元、(5)广东省28077元、(6)山东省23546元、(7)辽宁省21802元、(8)江苏省28685元、(9)福建省21152元、(10)内蒙古自治区20047元、(11)河北省16894元、(12)黑龙江省16268元、(13)吉林省15625元、(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871元、(15)山西省14106元、(16)河南省13279元、(17)湖北省13169.10元、(18)海南省12650元、(19)重庆市12437元、(20)湖南省11830元、(21)宁夏回族自治区11784元、(22)陕西省11762元、(23)青海省11753元、(24)江西省10679元、(25)四川省10573.88元、(26)西藏自治区10322元、(27)广西壮族自治区10240元、(28)安徽省10044元、(29)云南省8961元、(30)甘肃省8749元、(31)贵州省5750元。

上海市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56732.62元,贵州省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5750元。

上海市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是贵州省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的9.87倍。这表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各省市自治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序是:

(第1位)上海市20668元;(第2位)北京市19978元;(第3位)浙江省18265元;(第4位)广东省16015.58元;(第5位)天津市14283元;(第6位)江苏省14084.26元;(第7位)福建省13753.28元;(第8位)山东省12192元;***[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第9位)重庆市11570元;(第10位)湖南省10504.67元;(第11位)辽宁省10370元;(第12位)内蒙古自治区10358元;(第13位)河北省10304.6元;(第14位)云南省10070元;(第15位)山西省10027.7元;(第16位)广西壮族自治区9898.8元;(第17位)河南省9810.26元;(第18位)湖北9803元;(第19位)吉林省9775.07元;(第20位)安徽省9771.1元;(第21位)江西省9551元;(第22位)海南省9395元;(第23位)四川省9350.1元;(第24位)陕西省9268元;(第25位)黑龙江省9182元;(第26位)宁夏回族自治区9177.26元;(第27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120元;(第28位)贵州省9116.61元;(第29位)青海省9000.35元;(第30位)西藏自治区8941元;(第31位)甘肃省8920.59元。

以上可以看出,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排序基本吻合。在经济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这个排序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动。

大学生到发达地区就业,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比较大的贡献。同时,为了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大学生选择发达地区就业是情理之中的。

 

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未来就业趋势

 

多年来,人才配置以市场机制为主,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基本适应。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2008年后,全国每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500万人以上。用不了多久,发达地区人才将呈相对过剩状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选择。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2005111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178%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排序如下:

1)北京市23.568%;2)上海市18.09%;(3)天津市13.42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953%;(5)辽宁省7.938%;(6)黑龙江省7.317%;(7)江苏省6.454%;(8)青海省6.415%;(9)吉林省6.298%;(10)宁夏回族自治区6.050%;(11)广东省5.422%;(12)内蒙古自治区5.314%;(13)陕西省5.245%;(14)山西省5.171%;(15)浙江省5.108%;(16)海南省4.996%(17) 湖北省4.779%;(18)福建省4.615(19) 河北省4.413%(20) 重庆市 4.30%;(21)甘肃省3.941%(22)山东省  3.864%(23)河南省3.852%(24)广西壮族自治区 3.631%;(25)安徽省3.582%;(26)江西省3.450%;(27)四川省3.399%;(28)湖南省3.165%;(29)贵州省3.007%;(30)云南省2.67%;(31)西藏自治区2.42%

200562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5]18)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200746,中国青年报(记者高山)《山西选聘8000大学生任村官 符合条件可当支书》:山西省今年将选聘8000名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干部。受聘大学生符合要求的,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规划,从2006年起,山西省每年在大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干部,5年后争取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对山西省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今年要确保每村1 ,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中,女大学生的比例不低于35%。

2007420人民日报《北京到农村工作大学生数量将达8000 每村两名》: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精心组织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京郊农村基层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北京市委明确提出,要以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作为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主要形式,在3年内实现11名、力争12名大学生的目标。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委组织部获悉:今明两年,北京将再分别选聘3000名大学生村官奔赴基层,最终使大学生村官的数量达到8000名左右,实现村村有2名大学生的目标。

20071029,半月谈(记者 秦亚洲)广阔原野大有可为 河南万名大学生进村"理政"》: 农村引不来高素质人才,城里的大学毕业生却为找工作苦苦奔波。2002年,仅河南省鹤壁市就积压了约3000名大学毕业生。河南省正在酝酿妥善解决办法,加大选派大学生村干部的力度。预计到2010年,河南省每个行政村将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干部。从2003年至今,河南省共选派大学生村干部11130名,现在岗10864名,覆盖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6.6%。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齐俊禄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分三批已选拔的2637名大学生村干部,平均年龄27.5岁,本科学历的占33.8%,大专学历的占66.2%,中共党员占29.8% 4年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做法填补了农村人才“真空”,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了一批了解农村、热爱农村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农村比较落后,需要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农村需要人才,特别是需要大学生。

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年底全国实有乡镇34675个,其中乡15306个(含民族乡),镇19369个。街道办事处6355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进一步精减。全国共有村委会61.6万个,居委会8万个,年底共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2万处,社区服务中心9817个。

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村委会61.6万个考虑,如果平均每个行政村安置2名大学生,全国村委会可吸纳大学生120万人。

综上所述,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终究要走上社会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选择职业必考虑工作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也由于人往高处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必首先选择发达地区,选择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当发达地区和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人才饱和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必然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向农村流动。

 

参阅文献:通过互联网参阅,未参阅纸介质文件。编辑可以根据需要从文章中选用。
只在正刊发表,不在增刊发表。编辑可以进行技术性处理。
期刊采用稿件,应按惯例给作者寄用稿通知书
1份,样刊2本,按国家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作者:商江
19532月出生 汉族 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 19747月毕业于大庆师范学校数学专业 198510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党政干部基础科(自学考试) 1998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 1986年评为经济师后从事公务员、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20071月自聘为虚拟模糊研究员(游戏) 研究方向:教育科学/教育经济
工作单位: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纬二路
8
邮政编码:
163311
电话号码:0459-6376965
传真:0459-6363026
移动电话:13624660933
E-MAIL
dqddsj@vip.163.com
E-MAILdqddsj@yahoo.com.cn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网址:http://www.edudq.net.cn

翻译网站:免费在线翻译网 http://www.onlinetranslation.cn/
Babel Fish Translation http://babelfish.altavista.com/

 

商江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博客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3652&static=1

 

价值中国网商江的网站

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aspx?id=159797

 

 

posted on 2007-11-16 19:18 大庆商江 阅读(181)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