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评论区最新随笔(rss)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一)二十多年来,我写成了<电算哥德巴赫偶数猜想>一书(分十章)
第一章 大于6的偶数N(程序OS(N).BAS)
第二章 素数P(程序PI(N).BAS)
第三章 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素数对P1+P2(程序GOLD(A).BAS)
第四章 哈代大师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渐近公式(程序HARDY(N).BAS)
第五章 赛尔贝格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程序SELBERG(N).BAS)
第六章 王元院士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程序WAN(N).BAS)
第七章 潘承洞院士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程序PAN(N).BAS)
第八章 陈景润院士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程序CHEN(N).BAS)
第九章 沃因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程序VUANGHAN(N).BAS)
第十章 陈君佐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新的渐近公式(程序ZUO(N).BAS)
(二)上面的七条估算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解答数目的公式,对大多数常见的偶数(含数学家们所说的部分大偶数)而言,陈君佐公式的精确度排第一,
哈代公式的精确度排第二,沃因公式的精确度排第一,陈景润公式的精确度排第四,王元公式的精确度排第五,潘承洞公式的精确度排第六,赛尔贝格的公式排第七(最糟糕)

2007-10-26 21:28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摘要: (一)GOLD(A).BAS程序,如下: 10 REM "GOLD(A).BAS" 20 CLS 30 INPUT "N=";N 40 PRINT "GOLD(A) D(N) PROGRAM" 50 PRINT "N=";N 60 FOR P1=3 TO N/2 STEP 2 70 FOR I=2 TO ...  阅读全文

2007-07-07 17:22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一)王元院士说: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必须用新的方法,我不同意,我认为用哈代大师和拉曼纽扬,提出的老方法,认真的进行计算,就能最终摘取英国女皇的皇冠上的明珠!!
(二)王元院士的哥偶猜的上界公式:
WAN(N)<=8*C(N)*N/LOG(N)^2*(1+O(N))
屡屡出错,就在于他不会准确计算出C(N)的精确值,C(N)算不准确,公式自然就错!!经多年来的电算,发现王元院士的哥偶猜的上界公式与精确值D(N)相比,百分误差大约为700%左右!!
(三)潘承洞院士的哥偶猜的上界公式:
PAN(N)<=12*C(N)*N/LOG(N)^2*(1+O(N))
屡屡出错,就在于他也不会准确计算出C(N)的精确值,C(N)算不准确,公式自然就错!!经多年来的电算,发现潘承洞院士的哥偶猜的上界公式与精确值D(N)相比,百分误差大约为1100%左右!!
(四)罪魁祸首,是美国的赛尔贝格院士,他给出的哥偶猜的上界公式:
SELBERG(N)<=16*C(N)*N/LOG(N)^2*(1+O(N))
屡屡出错,就在于他也不会准确计算出C(N)的精确值,C(N)算不准确,公式自然就错!!经多年来的电算,发现赛尔贝格院士的哥偶猜的上界公式与精确值D(N)相比,百分误差大约为1500%左右!!
(陈君佐留言)

2007-07-03 12:09 作者: 陈君佐    

要重视基础教育

(一)丘成桐大师说:要重视基础教育,十分正确,我通过电脑编程,发现王元院士,潘承洞院士,陈景润院士,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败,就败在不重视涉及基础知识的计算上,不能正确计算出拉曼纽扬系数C(N),因而给出的公式,屡屡失败!!
(二)C(6)=1.40625,一定要能计算,
(三)C2A(N)=PI(1-1/(P-1)^2),这里的P取2以外的,且小于N的素数!!
C2A(6)=(1-1/(3-1)^2)*(1-1/(5-1)^2)=3/4*15/16=45/64=0.703125
(四)C2B(N)=PI((P-1)/(P-2)),这里的P取2以外的,且能整除N的素数!!
C2B(6)=(3-1)/(3-2)=2/1=2
(五)C(6)=C2A(6)*C2B(6)=0.703125*2=1.40625
(六)不会计算C(N),又要在各自的公式中,使用C(N),给出的公式,不错,才怪!!
(七)我用电脑编写C(N).BAS,当我离开它,就很难用笔算,算准C(N),因为经七,八次循环的迭代计算,人脑就会晕!!
(陈君佐再次留言)

2007-07-01 11:15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五)N=18,
1 18=5+13
2 18=7+11
解数D(18)=2
C2A(18)=PI(1-1/(P-1)^2)=(1-1/(3-1)^2)*(1-1/(5-1)^2)*(1-1/(7-1)^2)*(1-1/(11-1)^2)*(1-1/(13-1)^2)*(1-1/(17-1)^2)=3/4*15/16*36/36*99/100*143/144*255/256=0.6694328
C2B(18)=PI((P-1)/(P-2))=(3-1)/(3-2)=2
相乘起来,就得C(18)=C2A(18)*C2B(18)=0.6694328*2=1.3388656
有了拉曼纽扬系数C(18)=1.3388656和LOG(18)^2
就能算出HARDY(18)和CHEN(18)的准确值,得知,陈景润的上界公式,比哈代的渐近公式还差!!
(六)其它的偶数的拉曼纽扬系数的计算,只有用我的C(N).BAS,才能算准确!!
(陈君佐留言)

2007-06-30 22:39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一)几个月前,我看到网站发出在13亿中国人的身份证中,查陈君佐博士的身份证,我不敢对家人说,静静的停止使用电脑10多天,因为我是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过来的人,我怕公安局,要来拉人,拉敢于说实话的我!!
(二)我也曾看过有关报道,丘成桐回到中国来,常带美国的护照,因为他批评了中国的教育制度,批评了北京大学,评论过陈景润的研究工作,说陈景润的科研成果是国内媒体棒出来的!!
(三)国内对丘成桐院士,没有作出报复的行动,反而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并在浙江大学办起了丘成桐班,表明,现在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不同了!!
(四)C(20)=0.6673667*1.333333=0.8898222
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C2A(20)=PI(1-1/(P-1)^2)=(1-1/(3-1)^2)*(1-1/(5-1)^2)*(1-1/(7-1)^2)*(1-1/(11-1)^2)*(1-1/(13-1)^2)*(1-1/(17-1)^2)*(1-1/(19-1)^2)=3/4*15/16*36/36*99/100*143/144*255/256*323/324=0.6673667
C2B(20)=PI((P-1)/(P-2))=(5-1)/(5-2)=4/3=1.333333
相乘起来,就得C(20)=C2A(20)*C2B(20)=0.6673667*1.333333=0.8898222
(五)N=18(以后才说,因为有人来坐)
(陈君佐)

2007-06-30 21:50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一)陈景润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
Chen(N)<=7.8342*C(N)*N/Log(N)^2
是错的
如N=20
1 20=3+17
2 20=7+13
N=20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解数D(20)=2
C(20)叫做拉曼纽扬(1887-1920)系数,没用电脑是很难算准确的系数.通过电脑编程计算,可知
C(20)=0.6673667*1.333333=0.8898222
Log(20)=2.995732
Log(20)^2=2.995732^2=8.974412
代入陈景润1966-1973年给出的上界公式:
Chen(N)<=7.8342*C(N)*N/Log(N)^2
Chen(20)<=7.8342*C(20)*20/Log(20)^2
=7.8342*0.8898222*20/8.974412
=7.8342*0.8898222*2.228558=15.53538(太大!!)
陈景润1966-1973年给出的上界公式的百分误差:
Ch(20)=(Chen(20)-D(20))/D(20)*100%
=(15.53538-2)/2*100%
=676.769%(百分误差大于200%,肯定是错的!!)
无数的数值资料,表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上界公式等的4条公式,都是错的!!

2007-06-28 10:30 作者: 陈君佐    

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诸"公式",屡屡出错的原因,在于不能算准C(N)这个系数

(一)C2A(N)=PI(1-1/(P-1)^2),这里的P取2以外的,且小于N的素数!!
C2A(6)=(1-1/(3-1)^2)*(1-1/(5-1)^2)=3/4*15/16=45/64=0.703125
(二)C2B(N)=PI((P-1)/(P-2)),这里的P取2以外的,且能整除N的素数!!
C2B(6)=(3-1)/(3-2)=2/1=2
(三)C(6)=C2A(6)*C2B(6)=0.703125*2=1.40625
(四)踏踏实实的计算,不要小看小学的知识,小学的四则计算,很重要!!
(五)王元院士说: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要用新的方法,我不同意此看法!!
(陈君佐留言)

2007-06-28 09:22 作者: 陈君佐    

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诸"公式",屡屡出错的原因,在于不能算准C(N)这个系数

     摘要: (一)印度心算怪杰拉曼纽扬,给出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系数C(N),英国剑桥大学的哈代(1877-1947)大师的渐近公式: HARDY(N)~C2(N)*N/LOG(N)^2 用到它!! (二)美国的赛尔贝格(1917- )院士,给出的上界公式: SELBERG(N)<=16*C(N)*N/LOG(N)^2*(1+O(N)) 用到它!! (三)中国的王元(1930- )院士,给...  阅读全文

2007-06-28 09:07 作者: 陈君佐    

数学大国梦,何时才能实现??

数学大国梦,何时才能实现??
(一)王元院士,对陶哲轩教授的成果,有很高的评价,这与王元院士的为人有关,因为他喜欢做好人,大好人!!
(二)王元院士,早年曾把华罗庚先生,为德国百科全书写的数学评论用<估算>为名,由德文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当年(1963年吧),他对华先生证明的N=P1+P2^K(K=2,3,4,5......),也有很高的评价,正因此,华先生对他印象极好,十分喜爱他的高足王元院士,这个甜头,王元院士,是深深赏到甜头的!!
(三)王元院士,明明知道陈景润的N=P1+P2*P3(简称{1+2}),是有问题的,但他不说,说了对陈景润没有好处,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因为他自己,不也是证明了N=P1+P2*P3)P4(简称{1+3}),这一错误的"成果"了吗???我不说你有错误,你不说我有错误,大家相安无事,不是更好吗?管他科学不科学!!
(四)华罗庚先生,1938年证明的N=P1+P2^K(K=2,3,4,5,...),当K=2,公式的正确率大约为70%左右,当K=3,公式的正确率大约为40%左右,当K=4,公式的正确率大约为20%左右!!
(五)同样,陈景润院士的N=P1+P2*P3,比王元院士的N=P1+P2*P3*P4好,王元院士的{1+3}又比潘承洞院士的{1+4}好,结果呢??你不说我的不对,我不说出你的不是,大家都能得到国家级的华罗庚数学大奖,这样做不是大家都有好处吗?何乐而不为呢??
(六)这就是中国式的数学,这种作风如果不改,数学大国梦,不知道何日,才能到达???
(陈君佐留言)

2007-06-28 08:26 作者: 陈君佐    

陶哲轩的素数等差数列是短程的!!

一)陶哲轩的素数等差数列,用电脑编程查对,发现是短程的!!长度有限的数列!!
(二)P=37,N=37+K*30,构成的数列,是有限的!!用我编写的TTTTTT.BAS,查得:37,67,97,127,157是素数,但187,217,247就不是素数!!
(三)P=43,N=43+K*30,构成的数列,是有限的!!用我编写的TTTTTT.BAS,查得:43,73,103是素数,但133,253,343就不是素数!!
(四)P=29,N=29+K*30,构成的数列,是有限的!!用我编写的TTTTTT.BAS,查得:29,59,89是素数,但119,209,299就不是素数!!
(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陈君佐留言)

2007-06-27 07:48 作者: 陈君佐    

陶哲轩的素数等差数列是短程的!!

(一)陶哲轩的素数等差数列,用电脑编程查对,发现是短程的!!长度有限的数列!!
(二)P=37,N=37+K*30,构成的数列,是有限的!!用我编写的TTTTTT.BAS,查得:37,67,97,127,157是素数,但187,217,247就不是素数!!
(三)P=43,N=43+K*30,构成的数列,是有限的!!用我编写的TTTTTT.BAS,查得:43,73,103是素数,但133,253,343就不是素数!!
(四)P=29,N=29+K*30,构成的数列,是有限的!!用我编写的TTTTTT.BAS,查得:29,59,89是素数,但119,209,299就不是素数!!
(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陈君佐留言)

2007-06-27 07:47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四)有关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七条公式中,我(陈君佐)的新的渐近公式,最准确,百分误差大约为10%左右,名列第一,哈代大师1920年,给出的渐近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50%左右,名列第二,1972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沃因教授,给出的上界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80%左右,名列第三,1966-73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陈景润院士,给出的上界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500%左右,名列第四,王元院士,给出的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700%左右,名列第五,潘承洞院士,给出的上界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1100%左右,名列第六,七条公式中的第六名,最糟糕的是荣获1949年,菲尔兹国际数学大奖的赛尔贝格的上界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1500%左右。
(五)哥德巴赫奇数猜想,比偶数猜想,难,难在那里?不是难在证明,而是难在准确的计算,特别是C3(N)的计算中心,在我1991年编写成电脑程序之前,我深信没有一个数论专家,能准确的计算出C3(N)的数值。哥德巴赫偶数猜想比较容易,哥德巴赫奇数猜想比较难,很多大数学家,望而生畏,故只的四人研究它,出现了四条公式,即哈代大师,1920年四条公式中,给出哥奇猜的渐近公式,名列第二的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200%左右,四条公式中,取得第四名的是哈色尔格罗夫的上界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4000%左右,四条公式中,取得第三名的是潘承洞的上界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2000%左右,四条公式中,取得第一名的是陈君佐,1991年,百分误差大约为10%左右,所以说,要研究哥德巴赫两猜想,非用电脑不可!!
(陈君佐)

2007-06-15 08:48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二)中国的学术腐败,早就有之,只不过近年越演越烈,特别是打压民间科学爱好者,科学家们,都知道,多少科学成果,不是出自名家,而是出自原先不显眼的业余科学爱好者之手。例如门德列夫周期表,电离学说,......,我对方舟子等人十分反感,只读了几年医学,就把张仲景说得一无是处,不懂数学,就说蒋春喧有精神病!!
(三)我认为哥德巴赫两猜想,都是正确的,完全正确,无条件的正确,哥德巴赫偶数猜想,比较容易,很多数学家,喜欢去研究它,自从哈代大师,1920年,公布了哥偶猜的渐近公式:
HARDY(N)~C2(N)*N/LOG(N)^2
之后,赛尔贝格,1948年,又给出了上界公式:
SELBERG(N)<=16*C(N)*N/LOG(N)^2*(1+O(N))
1955-66年,王元院士,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给出王元的上界公式:
WAN(N)<=8*C(N)*N/LOG(N)^2*(1+O(N))=0.5*SELBERG(N)
1956-66年,潘承洞院士,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给出潘承洞的上界公式:
PAN(N)<=12*C(N)*N/LOG(N)^2*(1+O(N))=0.75*SELBERG(N)
1966-73年,陈景润院士,也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给出陈景润的上界公式:
CHEN(N)<=7.8342*C(N)*N/LOG(N)^2=3.9171*HARDY(N)
时隔53年,又回到哈代大师的"原点"上来,陈景润院士,给出了比哈代大师的公式还糟糕的公式。哈代大师的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50%左右,陈景润院士的公式,百分误差大约为500%左右。
(陈君佐)


2007-06-15 08:11 作者: 陈君佐    

re: 数学大师丘成桐痛击 中国学术腐败

(一)我把哥德巴赫猜想,当做游戏,每天都要玩GOLD(A).BAS,和CHEN(N).BAS,几次,从N>=6,玩到2008等等,真是乐在其中,我认为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证明,不需要什么前提条件,不需要黎曼猜想,这两个猜想,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陈君佐)

2007-06-15 07:34 作者: 陈君佐    

技 术 改 变 世 界

网站分类

计数器

24小时内最热随笔

团队列表

订阅

统计信息

搜索MSDN

 

按作者名搜索评论(精确匹配)

评论排行榜[前100人]

站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