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萍

永恒在萍水相逢中!
 
 

留言簿

  • 给我留言
  • 查看公开留言
  • 查看私人留言

随笔分类

  • 读后感(1) (rss)
  • 所思所想(2) (rss)
  • 杂文(2) (rss)

随笔档案

  • 2012年7月 (5)

文章分类

  • 二语习得理论(1) (rss)
  • 教学论文(1) (rss)
  • 英汉对比研究 (rss)

文章档案

  • 2012年7月 (2)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 1. 让我们用包容的心去爱孩子的一切(478)
  • 2. 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email(336)
  • 3. 浅谈师德(273)
  • 4. 《爱的教育》读后感(126)
  • 5. 如何写论文(98)

评论排行榜

  • 1. 《爱的教育》读后感(0)
  • 2. 浅谈师德(0)
  • 3. 让我们用包容的心去爱孩子的一切(0)
  • 4. 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email(0)
  • 5. 如何写论文(0)

Powered by: 博客园
模板提供:沪江博客
教师博客 | 首页 | 发新随笔 | 发新文章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2012年7月25日

如何写论文
 

选题原则

1、              选题范围与领域

熟悉、感兴趣、有背景资料支持

2、              选题切入点:问题、争议、困惑、焦点、疏漏点

3、              题目的确定:具体、突出,明确

论文写作过程

1、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查阅,纪录、积累

2、自由连续写作Free Writing (no-breaking process of writing)

3、整理自由写作笔记

3.1临时删除

3.2. 整理分类

3.3 拟定大小标题

3.4. 确定关联

4、组织结构,编写大纲

三、写作原则

1、突出中心

2、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3、伸缩有度

2、语言客观、注重逻辑

3、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四、论文写作的语言风格

1、坚持客观视角,善用客观句和被动句

3、主题(主语)系统化

4、名词化、集约化表意(以名词和名词短语为中心)

5、善用修饰和限定成分

6、准确使用基本动词

7、善用代词、避免不必要的名词重复

8、保持语言节奏,使用丰富句型

 

五、论文格式

1、严格遵守论基本框架格式要求

3、客观视角,善用被动句和客观句

4、利用网络,保证质量

 

 

实例: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troversial Points of Point of View

小说视角之争议视角的再审视

小说观点之争议观点概观

posted @ 2012-07-25 17:41 景永萍 阅读(98)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email
     摘要:   一定要保存好 ---一大清晨,打開電腦,一個一個逐一點閱,花了一個小時,才看十分之一,從開啟舊檔,聽到優雅的旋律,看到世界美麗的風景,這對一個不良於行的重症病患,無形中洗滌了心中許多的遺憾,漸漸開啟心靈的一道光。欢看欧洲风光片的可以大饱眼福了(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email,一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25 17:25 景永萍 阅读(336)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让我们用包容的心去爱孩子的一切
 

我第一次踏上讲台这方略显狭小实则广阔的“方寸之地”时,当我能从教师的视角与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交汇时,我是那样欣喜又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见到了天底下最美丽的星星!我信誓旦旦地下决心:我要——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把他们雕琢成世界上最美丽的钻石。

可是,我的梦刚起了个头就遇到了让我束手无策的障碍——贺鑫。贺鑫是班级中一个十分“活泼”的孩子。圆圆的脑袋转动灵活得像个波浪鼓,只是每次转动的时候总是忘了朝黑板所在的前方停留片刻;大大的眼睛总是在你准备批评他时眨巴出单纯无辜的神情;嘴巴的两大功能——“吃”、“说”,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唯一可惜的是,不高的身材让他的一举一动尽在我的眼底。一提起贺鑫,我就能如数家珍般倒出一箩筐的缺点。直到那天……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准备开始新一堂的英语课教学。贺鑫是在班长一声“Stand up!”后从桌子底下探出脑袋,拔出身子来的。我压下了欲喷涌而出的火气,因为我清楚此时我的任务是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好。本节课我教学的主题是My classroom,要求教会学生几样教室里特有的事物的名称。当教到“picture”一词时,我用学生已经学过的颜色、动物等单词对“picture”进行描述,请学生们在我的描述中猜测“picture”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我不断地重复着“picture”的发音并环视教室,希望能在一张张正苦思冥想的脸上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可我等到的第一只举起的手却是贺鑫。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间我想到贺鑫一直是班级中一个被大家打上了标签的孩子,如果这次他能够解答问题,或许能让大家(也包括我)对他改观,他也能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对,这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好,让我们来听听贺鑫的想法吧!”可之后发生的事就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了。“‘picture’就是桃子被老师吃掉了!”说完了他还一脸期待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表扬。一瞬间,我的愤怒战胜了我的理智——桃子被老师吃掉了,这简直就是对我的挑衅,我再也没有办法容忍了。“你说什么?你知不知道现在是在上课?上课不注意听讲,还胡说八道,下课以后跟我到办公室去,现在你给我闭嘴,不许再说一句话!”我怒不可遏地发泄了一通。下课铃一响,贺鑫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我走进了办公室。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而他依旧是那一副无辜的表情看着我。我们就这么僵持了好一会儿,我的情绪开始平静下来。说真的,我还真想知道他这么说到底是什么目的。之后我听到的那句才几十字的话对我心灵撞击直到现在也还是沉重的。“桃子是peach,老师是teacher,老师把桃子吃掉就是picture。”我想我明白贺鑫的意思了:老师和桃子的英语发音各取一半拼在一起就是picture的发音了。这是非常巧妙的记单词发音的方法,这一点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也正是我的“没想到”而误会了贺鑫。尽管他回答的不是picture的中文意思,在是否仔细听课上有待商榷,但他不是挑衅这一点是肯定的。那时的我真的是无地自容,我为我的无知而惭愧,为我的冲动而惭愧,更为自己作为教师的失德而惭愧。我翻然醒悟后立马向贺鑫道歉,并且在全班学生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肯定了他的联想记单词法,并鼓励他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贺鑫依旧是那抹单纯的神情,只是这次我真的觉得“纯”了。在他的眼神里,我仿佛能看到钻石的光芒。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让我非常习惯一厢情愿地把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我总希望我教的学生都是优等生,而不是细细地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并加以引导。“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镜下是可以看到杂质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水晶纯到了玻璃一样,那它就是玻璃了”。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了,总希望学生一个个本来就是钻石,自己只需要做一个剥去包在钻石外面的膜的人。爱孩子就爱孩子的一切,我觉得我应该让自己比较全面地去看待我的学生了:其实学生本来就是一颗颗的钻石,只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杂质,我的责任是如何让这些小钻石更好地映射出太阳的光芒。让我们用包容的心去爱孩子的一切吧!

posted @ 2012-07-25 17:08 景永萍 阅读(478)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浅谈师德
 

记得小时候每当有人问我长大后想干什么时,我总是大声的说:“我想当老师。”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当年不经世事的我已怀着美丽的梦想,带着无限的憧憬,走上了由信念和渴望筑成的三尺讲台,成为了教师这个光荣队伍中的一员新兵。

从业之初,我每天欣喜的徜徉与学生之间,对未来充满了期望。然而“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常日思夜想,每一句话怎么说更准确,每一个知识点怎么阐述学生才更清楚,认真查阅各种相关资料,积极向师傅请教,每天忙碌着却充实着。在这个大环境中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以身作则,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他们就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耕作着,对我就像慈祥的长辈对晚辈,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与关心,让我感受到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慢慢的,我对师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个民族,若无民族之魂,在历史的渊河中,会被吞没。一个人,若无志气,在芸芸众生中,会被淹埋。而一个教师,若无师德,在现今社会与教育体制中,会被唾弃,淘汰。其实,早从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存在以来,师德就被人们传颂着,无数件有关师者传扬师德的优秀事例被镌刻在史碑上。可如今,师德被强加学习,想来是一种悲哀吧。在物质横流,名利充斥的年代,各种媒体竞相报道着某教师因一时之念贪污受贿,某师又因体罚学生造成法律纠纷等等。这些事情,着实为大多兢兢业业,恪守师德的教师抹了把黑。而我,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梦想着用自己的行动,为这支优秀的队伍,增添荣耀。

曾有人这样阐述“师德”:“德”为左右结构,右边的“双人”,我理解为一个自己,一个先者,我要时时以先者的优秀事例为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踏好每一步。左边可拆分为“十”“四”和“一心”。十要四不要,是我给师德的注解。不要贪功,不要图名,不要馋利,不要抠禄。要传道,要授业,要解惑;要学高,要身正,要树人;要敬岗,要爱业,要忠诚;最重要的是要一颗心,真心投入,才有“德”。

我便时时以此来要求我自己。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育的根是苦的,教育的果实却是甜的。每当我看着可爱的学生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听到那一句句热情地问候:老师好。这时一股由然而生的幸福感将我包围。于是心里一次又一次的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深知,踏上讲台,我就成了学生们最信任的人,成了他们指引方向的明灯。强烈的责任感冲击着我,每时每刻都不断提醒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一颗颗纯真的心灵时,我沐浴到了人间最温暖的春风,体验到了世上最珍贵的情谊。这一切的一切驱使着我不断的前进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师这个光荣的队伍中,我要做的还很多,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从事这种绵延亘古、传递未来的职业而骄傲自豪。让我们用心中的激情来放飞梦想,全力以赴谱写青春之曲。                              
posted @ 2012-07-25 17:07 景永萍 阅读(273)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爱的教育》读后感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暑假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学年十个月里记载的日记,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 “爱”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爱究竟是什么 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常有家长拽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时代发展到21世纪,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簇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这就是《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 

 

posted @ 2012-07-25 17:02 景永萍 阅读(126)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