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的博客-润物无声  
既然捧着一颗心来,又何必惦记那半根草!
日历
<2015年10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统计
  • 随笔 - 130
  • 文章 - 6
  • 评论 - 1
  • 引用 - 0

导航

留言簿(2)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相册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要把教材看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应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结合当时当地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关键词】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用教材去教,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的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和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
  
  那么一线教师如何才能开发和利用好教材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学科课程标准出发开发课程资源用好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南,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其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都有所不同。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着学科的性质、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是最低要求。由此一线教师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探究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就可以因材施教,就能正确的理解编教材的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就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取舍、整合。例如:全国著名语文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处理《落花生》一课“要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阅读要求时,他放手让学生去细细地品味、阅读、体会,然后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和书本中有不同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空间开阔了,学生在汇报时有了明显的创新。
  
  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发课程资源用好教材
  
  可以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一点上成尚荣老师主编的《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中“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片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教学时老师出示句子:“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同时强调大家联系“千万人”、“许多人”、“人们”这些词,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在这些人中有你认识的人吗?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读过的书报,看过的影片,想一想,如果有,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这里老师那巧妙的引导唤醒了学生相关的阅读积累,使学生原有经验在学习中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好教材。例如:于永正老师从“一位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这样一件经常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事,他巧妙设计了一节“一块面包”口语交际课。(www.7lizhi.com 励志文章)在课堂上于老师不仅提供了事例而且提出相应的要求:“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由于这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有些同学很可能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做法,所以学生参与率特别高,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像放归森林的小鸟自由飞翔、高声鸣唱,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也正是因为于老师所设计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使得课堂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开发和利用教材。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早春》一课时,为了突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理解难点,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类似的情景。这时有的同学想到了集市上的人群,远看真是“人海”,而走近了才知空隙很多;还有同学想到了水利建设工地上,远望去真是彩旗的海洋,走近了才知彩旗虽多但并不像远看的那样密,这实际上就是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使得教材内容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三、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资源用好教材
  来自:http://www.7lizhi.com/xinlingjitang/shenghuosuibi/1874.html
  教学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思。它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的,有很强的主观性。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准备好的,尽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但预案不可能百分之百都实现。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动态的,是活动的主题因素,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往往是估计不到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活用教材,当课堂临时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四、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开发课程用好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引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做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我们一定要合理、恰当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亡羊补牢》等动画性较强的课文时,老师、同学可共同制作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具体、形象、生动,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没有条件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传统的技术手段的作用。如:挂图、小黑板、教具、模型、录音机、幻灯机等。
  
  总之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者“知识移植”,教师要真正用好教材,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并能结合实际调节和理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大课程因素,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posted on 2015-10-06 15:09 tllaobao 阅读(126)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网摘 所属分类: 中学物理教学文汇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Copyright © tllaobao Powered by: 博客园 模板提供:沪江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