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智育注重自学”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使我倍受启迪。多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实践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增强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走进教学的全过程,尽量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努力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语言学习能力比学习语言更重要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英语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国外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国去年已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将在今后的日常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了有效的学习语言的方法等于简化了语言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量之外,还要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设疑难。设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预习时,学生会把教材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纳,并不断地发现教材中的疑难点。遇到问题后,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遇到问题首先应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实在没有能力解决就会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这种先预习――再归纳――最后带着问题听讲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按要求做下列预习作业:

  1)把整篇课文从头到尾看一遍,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言知识点,表达法,固定搭配等。

  2)从字典中查出语言点的英汉释义和相应的例句。

  3)把这一单元所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与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然后找出用法上的异同并归纳。

  4)听读单词及课文,会基本念读。

  通过预习,学生们会归纳出这样一些固定词组等等。然后查字典,了解这些词的多种含义及用法。再把过去所学的知识与新知识加以比较。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们能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自学能力会有所提高。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乐趣,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有所增强。

  通过对学生进行预习策略辅导,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习惯和方法必然转化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信心,而这种学习能力和信心将会伴随他们一辈子。

2、教会学生使用字典

  使用字典是自学英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很多学生不会正确地使用字典,也懒得使用字典,根本意识不到使用字典的好处和重要性。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常常要求老师帮助他们总结词汇的用法或把意义相似或相近的词加以比较,而不愿自己花时间查字典。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一旦老师把这些总结、归纳的结果告诉他们,他们又很难记住。如果没有老师,他们将无法得到答案,也无法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大教学中尽可能少地包办代替,因为这样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查字典决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如果不花时间查字典,就得花时间去背老师帮他们归纳的内容,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做到越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越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我的做法是:学生一看书就会的不讲;学生通过思考就能理解的不讲;学习通过相互交流就能理解的也不讲。在重难点上,我有意识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探讨、去借助字典。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探究语境所得到的词汇知识要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解去记忆要深刻得多。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由学习的客体转化为学习的主体。我不仅教会学生查字典,更要求学生平时养成有问题便查字典的好习惯。这既有利于进入一种语言环境,又可以在阅读英语解释及例句中掌握有关词汇,提高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能动的、积极的学习状态,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做到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把小孩子的大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能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不断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3、学习和掌握阅读技能

  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和掌握阅读技能是关键。

1)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阅读时可以根据词根或、后缀以及推断所提供的线索猜测词义。如果碰上某个单词,通过上下文或线索推断不出含义,而又在文章中经常出现,不弄懂会产生语言障碍时,再去查字典。

2)整体阅读。整体阅读就是略过无关信息,根据标题、段落、主题句以及关键词进行全文阅读,捕捉文章大意。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语言化。所以,通过了解文的内部关系,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同义、反义、上下文、对立关系的词汇理解文章十分有效。

3)学会预测。阅读是一种不断预测、不断证实、不断否定的过程。所谓预测就是根据出现在其中的语言信息,对可能在后面出现的语言信息进行推断。通过预测,使思维对新出现的信息有所准备,从而促使思维积极活动。预测包括三点:词汇预测即预测词汇和语言搭配;结构预测即要求熟悉英语语法、句法结构和常用句型;内容预测即从大标题、小标题和分段主句预测故事情节。

4)熟悉文体,把握语篇

文体能表现文章信息的布局模式。不同的文体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懂得文体,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因此,熟练掌握各种英语文体的结构特征,有利于识别文体的类型;有利于迅速地掌握文章信息的具体分布;有利于确认众多细节同主题的关系;有利于归纳文章内容和进行逻辑推理。

除上述几个技能外,英语阅读还包括其他很多技能:了解文章要旨的略读技能,寻找特定信息、快速浏览全文的技能,通过语言环境及线索识别生词的技能,运用听、说、读、写促进阅读的技能等。不过在中学阶段,这些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一定的训练方法,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除了课本上的篇章,还要增强难易度相当的阅读材料,长期坚持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开拓视野,增加积累并提高能力。

 

三、长期训练,必有成效

持之以恒地长期训练效果是明显的。许多学生入学时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喜欢被老师牵着走,不会使用字典,什么问题都喜欢问老师,不愿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不善于归纳所学的知识点,特别是阅读能力偏低。经过几个学期循序渐进的努力,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能力变强了,养成了动手查字典的好习惯,阅读速度加快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更加爱学习,善于学习,增强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这不仅仅是几个数据所能表现出来的,而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

 

  这些是我学陶师陶的一些心得。今后,我将进一步结合英语教学,深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突破口,为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而努力。

    总之,人生道路是漫长的,学习是终身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